申银万国 分析报告语出“雷人”

 

    每年年初都是各大券商密集发布预测报告的阶段,目前正计划闯关资本市场的老牌券商申银万国,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一吸引眼球的机会。除了发布多篇市场预测报告之外,还“语出惊人”地抛出一份涉及上市公司数量将近500家的《重点公司盈利预测》。然而《经济》记者从中随机抽选了几家上市公司的盈利预计,却发现申银万国的预测堪称“雷人”,存在多处显失合理性的问题点,彰显出申银万国真实研究实力实在令人堪忧。

每股收益令人咂舌

    在申银万国公布的重点公司名单排名中,第五位的是安信信托,该公司2011年每股收益仅为0.43元,申银万国给出的2012年预计每股收益则高达5.404元。然而这实在有些高得离谱了,毕竟安信信托在前三季度每股收益仅有0.2853元,即便考虑到在临近年末时完成重大资产出售的关联交易,将旗下两家子公司出售给了大股东,但对应对价合计也不过3.38亿元而已,对于总股本4.54亿股的安信信托来说,绝对不可能产生出数元的每股收益。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申银万国针对安信信托2013年的每股收益预计,更是高达6.485元,实在是有些荒诞不经了。如果说安信信托在2012年还尚可通过关联交易充实账面净利润的话,2013年还有多少资产可供变卖的?通过资产出售获得的利润很显然是非经常性、不可持续性的,那么申银万国又有什么理由在这一基础上对来年进行预计呢?

    或许申银万国针对安信信托的预计是考虑到了该公司未来的资产重组前景。但这似乎也仍然说不通啊,因为在201318日安信信托发布了公告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重大资产出售方案已经到期失效”,尽管据此还不能下定论说安信信托的资产重组必然“胎死腹中”,但至少增添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从合理性的角度来看,如果重组计划能够得到各方股东的支持,又怎么可能一直等到方案失效也没能顺利实施,凭空放弃这眼前的大好获利机会呢?

    这足以见得安信信托的资产重组必定是颇多坎坷的,那么申银万国对其高达6.485元的每股收益预计又有几分合理性?

    上述这些问题,恐怕就连具备初级财务分析基础,乃至投资者都能够看明白,难道说申银万国的资深研究员却看不出来?很显然这不可能是分析能力的问题,只能说申银万国的研究员责任心不够、态度不端正,不排除别有用心之举。

    其实我们还关注到,申银万国对于安信信托2012年的每股收益预计,相比其2012年全年预计金额整整上涨了20%,而这在企业正常经营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申银万国针对安信信托的盈利预计并非是建立在合理、严谨的分析逻辑基础上,而是人为设定了一个20%的增长,再简单乘以2012年预计没有收益得出的毫无依据的结果

低质量报告已有前科

    事实上,申银万国的这种研究质量低下的报告,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早在2011年时,申银万国出具的一份针对东阿阿胶的研报,就曾遭到过上市公司的澄清,指责其“研报内容并不属实”。是年629日,申银万国分析师娄圣睿和罗联合撰写的一篇研报中称:“复方阿胶浆目前是一天服用3次,11支,公司计划将说明书改为12支,增加复方阿胶浆的使用量。”同时还子虚乌有地指出“到2015年东阿阿胶块每公斤零售价格非常可能达到5000元”、“九朝贡胶从几千元提到目前3.28万元,今年冬至将提到11万元左右”等离谱观点。然而仅仅6天后,东阿阿胶便于7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产品复方阿胶浆的饮用剂量不可随意调整且公司产品价格近期也不会调整,随后申银万国也被迫向公众及东阿阿胶公司道歉,这在当年也是轰动一时的“乌龙”事件。

低质量研报背后的深思

    其实这还是存在于表面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实质则更加耐人寻味。我们注意到,申银万国发布那份“乌龙研报”的时点,恰是赶在临近半年度结算点的630日,从经验来看恰是基金等投资机构做业绩、冲市值的关键时点,难道这二者仅仅是不谋的巧合?

    然而,从今年的重点公司业绩预计情况来看,申银万国显然也没有吸取先前的教训,端正态度、客观分析,而是无端地设定增长率、反算目标公司预计实现利润金额,这实在有违研究报告应有的严谨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