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黑色GDP 杜绝带血IPO
近日来IPO重启传闻和银行间“钱荒”的新闻,导致股市震荡,搅动股民神经。近年来,上市企业的资质遭到各方诟病,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让A股市场沦为“圈钱市”,多数股民对IPO即将“开闸放水”叫苦不迭,担心本就不厚的家底再被各路粉墨登场的资本玩家洗劫一空。这其中,自谋划上市的第一天起就备受质疑的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贵银业”)无疑是一大“亮点”:涉嫌环评造假,与当年轰动全国的“郴州血铅”事件欲说还休的关系,被指是郴州儿童血铅污染的罪魁祸首;核心项目“10万吨铅富氧底吹项目”未获审批,不具生产资格;巨额举债达14亿元,偿债风险突出;第二大股东李楚南,年仅26岁,银行员工,身份暧昧。这一切,都不能阻止金贵银业上市的步伐:在证监会的网站,已过会的80多家企业中,金贵银业赫然在目。
白露塘镇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正如这个优雅的名字,白露塘依山傍水,曾经是鱼米丰美的乐土。2002年,“郴州市金贵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金贵银业的前身)的入驻,却彻底摧毁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对媒体说,“这些年来我们没少受它的污染折磨,自从金贵在我们村开厂后,我家小孩血铅就一直超标!其他在家住的小孩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包括周边村情况也差不多。现在情况越来越严重,树也开始死了!”居民多次通过网络、电话等手段向媒体和政府反映情况,却从未得到满意回复。2011年3月28日,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出具了《关于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境保护核查情况的函》(湘环函〔2011〕109号),同意金贵银业通过上市环保核查。居民和孩子们的生命健康在利益驱动的车轮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无力。
事实上,白露塘镇并非个案。郴州市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重金属污染一直是当地居民挥之不去的阴影。2010年3月,媒体曝光了郴州市数百名儿童血铅超标,官方被指封锁消息,有家长被拘留。在舆论压力和环保部直接介入下,事件风波逐渐平息,可是污染并未得到有效治理,当地仍不时有居民血铅超标事件曝光。2012年,“郴州各医院停测血铅事件”再一次轰动全国。打着维稳和保护地方工业的旗号,郴州当地官员为了阻止民众去医院血检而出的这一“妙招”,让郴州重金属污染的严重局面和重污染企业与地方政府间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大白于天下。据郴州当地知情人士介绍,多年来,大大小小的金属加工、冶炼企业,只要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先排放,后治理”甚至“只排放,不治理”都得到默许。当地政府甚至协助企业打压饱受污染之祸的民众,让人心酸的“政府命令医院停止检测血铅”只是冰山一角。
查询“郴州基层统计信息网”可知,金贵银业驻地白露塘镇2010年的财政收入为875万元,2011年为1028万元,2012年为1672.3万元。根据其招股说明书(申报稿),金贵银业2010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5.7亿元,应交税费达2016万元;2011年的营业收入为27.9亿元,应交税费为3740万元。金贵银业的董事长曹永贵是郴州市政协委员,在郴州乃至湖南省都颇有影响力。对白露塘镇乃至郴州市苏仙区政府来说,这样一个巨无霸型的企业,既是“财神爷”,又是政绩来源,自然不敢得罪。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苏仙区政府关于‘白露塘镇儿童血铅超标’一事的回函”中,只是区政府领导象征性表态,安抚当地居民;并采取食疗法、医疗排铅等方式,缓解儿童血铅超标状况,只字未提对金贵银业的处罚和对村民的赔偿。甚至对金贵银业铁一般的违规排污事实,也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他。
“大企业由于税收、就业的贡献,在地方上往往备受呵护,各种检查往往一路绿灯,甚至受到政府的额外庇护。大企业酿成大祸的教训已经够多了,这应该引起足够警惕,别让企业的财大气粗成了‘绿色’通行证。”浙江省委党校副教育长吴锦良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从几年前的“湘潭电化”对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湘江肆无忌惮的污染,到浙江德清海久电池酿成的血铅大祸,再到已经上市的中国石油四年“五连爆”对大连的祸害,我们看到,在发展经济的压力下,各级政府主导的环评形同虚设;而作为资本市场的最高监管机构,证监会也有不作为之嫌。环评“一票否决”从未得到贯彻,受尽全国媒体口诛笔伐、罪行累累的污染大户仍然能够洗白上市;而已经上市的企业,无论污染如何严重,影响如何恶劣,也从未受到过证监会的处罚。
金贵银业等污染大户能够顺利通过各级环评关卡,最终通过证监会审核上市,给了社会及资本市场一个非常糟糕的信号:一家企业,不管有多少案底,不管对环境有怎样的破坏,不管如何坑害当地居民,也不管媒体的曝光和舆论言辞激烈的反对,只要创造了GDP,跟地方政府搞好关系,通过券商及公关公司“洗白”,都能够顺利进入资本市场赚大钱。监管机构对这种高消耗高污染企业上市的默许,无疑和国家宏观政策背道而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再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
治理企业污染,地方政府由于利益纠葛,难以破釜沉舟,真正发力,这是现实,短期内难以彻底改观;而中央国家机关,如环保部等,事权有限,有力使不出。证监会等机构,手握生杀大权,对企业的威慑力则不可同日而语。事实上,早在2008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出台《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出台之前,已经得到了证券监管部门的配合。2008年1月,中国证监会下发了《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档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中应当提供国家环保总局的核查意见;未取得环保核查意见的,不受理申请”。可见,证监会对重污染企业的上市问题早有重视。可惜近年来该项工作止步不前,未能细化落实,对企业及市场约束力有限。
十年来的大力整顿,A股市场的IPO并没有显著改善,至今仍然乌烟瘴气;一些劣迹斑斑的企业经过精心包装,都能堂而皇之上市圈钱。劣质企业上市圈钱,不仅起不到有效配置资源,给经济增添活力的作用,反而会给股民造成损失,破坏监管机构公信力,最终造成股市人心惶惶,影响经济发展大局。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愈发重视;党中央、国务院也顺应民意,各种政策和措施频频出台,开始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改善环境质量。在这一关键时期,证监会等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如果能够借势发力,重拳整治资本市场,掐断企业污染环境的资金血脉,可谓上合国策,下顺民心,且能趁机重建公信力,彻底理顺资本市场,让股市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造血机,而非污染和异化经济增长的帮凶。
金贵银业资产负债简表
项目(元) 2011年12月31日 2010年12月31日 2009 年12月31日
母公司 母公司 母公司
资产总计 2,528,178,072.05 1,775,505,576.87 782,718,235.61
流动负债合计 1,455,191,326.63 1,153,476,886.21 478,979,165.54
短期借款 1,081,230,605.16 731,145,647.14 303,000,000.00
非流动负债合计 340,440,251.05 77,733,762.75 20,749,200.00
应交税费 -37,397,463.16 -38,727,300.58 -20,785,771.10
负债合计 1,795,631,577.68 1,231,210,648.96 499,728,365.54
数据来源:金贵银业招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