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面孔”就能当外教?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耳熟能详的社会流行语言已经成为多数家长们的共识。一说起学英语,可能许多家长和学生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去找个“洋面孔”,致使“外教亲自授课”成了不少英语培训机构、私立双语幼儿园、小学招揽生源的“金字招牌”。现如今,市面上英语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各种类型的英语培训课程也是让人眼花缭乱。面对众多的选择,有没有金发碧眼的老外执教成为了很多学生、家长选择培训机构时重点考虑的要素。然而,是否只要是老外就可以从事英文教学工作,帮助孩子提高英文水平?目前担任外教的外国人是否具备合格的从业资格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带着这些疑惑,《经济》记者调查走访了北京城区的教育机构,一探究竟。
调查:外教市场鱼龙混杂
“有两种国际认可的外教资格证书可以作为外教凭证,一种是TEFL,全称是‘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教授英语为外语人士英语)。起源于英国,是国际认可的通用英语教师资格证书之一。另外一种是TESOL,全称是‘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教授非英语为母语人士英语)。起源于美国,是全球公认的教授英语为第二语言教师职业资格证书。从事外教工作必须具有其中至少一份资格证书,但是在中国大部分外国人都没有这些资格证书,经过培训部门的简单培训就上岗教书了。”北京一大型外语培训机构的外事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中国从事外教工作的,一部分是外国留学生,一部分是在中国安家的外国人,还有一部分是来华短期旅游的外国人。
北京市朝阳区博瑞国际英语培训机构的学员家长张姓女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经济》记者,很多英语培训机构甚至私立学校“外教教学”的“金字招牌”难符其实。“学费是普通学校的将近一倍,但他们声称的外教老师的资质条件、教学水平到底如何,我们都不太了解。而且说是老外教,外教里居然还有母语是非英语国家的老师,虽然我英语不太好,但是我都能感觉到他说的英语也不大标准。”张女士对记者说出了她的疑惑。张女士的话,凸显了大家普遍关注的当前少儿英语培训市场中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近期外教风波不断的局势下,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外教的态度从“只要是个老外就行”转变为更多地关注他们个人的资质信息。据张女士透露,目前很多家长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公布获得聘请外教资质的学校和外教名单,让家长放心地选择学校和外教。面对中国外教资质的复杂环境,为解开张女士及广大家长心中的疑惑,记者以“家长”的身份来到北京几家知名英语培训机构进行暗访,并进一步对其开展的“外教”服务进行了深入调查。
7月2日,在丰台区诺尊外语培训中心,记者询问外教情况,前台接待人员李某表示,她这里有三名外教。“他有外国教师从业资格证吗?”记者指着一张外教照片问道,李某则回答说:“他是我们这儿的兼职老师,并没有这个证。咱们这儿的全职老师有资格证,不过他的辅导费也较其他老师要高些。”“那如何保证外教的素质呢?”“这个您放心,我们这里的老师都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我们也会配有中教助理一起上课。”
记者随后又在一些求职招聘类网站上搜索了“外教招聘”、“英文外教”等关键词,在跳出的几百个词条中,记者随机抽取了一家名为“立德国际教育”的培训公司,并以外教朋友的身份拨通了他们的电话:
记者:我一个朋友是从菲律宾来北京的留学生,请问能不能来您这儿应聘兼职外教?
工作人员:有本科文凭吗?
记者:现在是本科在读,还没拿到毕业证书。
工作人员:那就带他来面试一下吧。
记者:需要一些证书、材料或者教学经验吗?
工作人员:兼职的话不用,具体怎么样先过来面试一下再说吧。
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做好2012年度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资格单位年检工作的通知》(外专发〔2012〕90号)要求,各省、市应对外界公布年检报告,可记者无法从北京市外专局的官网上了解到北京市有哪些机构和学校拥有引进外教的资质,官网上所公布的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随后记者拨通了国家外专局相关部门电话查询有关结果,接听人员则表示他们不能对外界公布年检结果。
原因:家长学生青睐“洋面孔”
200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聘用外籍专业人员管理办法》,其中明确指出,开展外教服务项目的教育机构必须要向当地外专局进行资质申请,审批成功后要进行备案登记。而记者走访的博瑞国际英语培训机构、诺尊外语培训中心,以及立德国际教育等培训机构的外教都缺乏相关资质证明。为什么这方面的监管会“力不从心”呢?南京英国学校的高经理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跟经营模式有关。规模较大且由外教来做主导的公司或培训机构,基本的经营模式都是授权经营而不是直营店,以这种方式经营的话,企业很难控制外教的质量。还有一些外教老师没有在相关部门备案,或者有些外教会提供一些资格认证的证书,但很少会有人去查这个认证编码是否真实,所以也就无从谈起这个认证的真假,造成了这方面的监管空白。规模较小的公司或培训机构就更不用说了。对于培训机构招聘没有资格证的外教的现象,她也无奈地表示,这关系到成本的问题,现在很多办学机构都会这样。一个专业外教每个月的成本在2万元左右,而多数培训学校为了降低成本,就会选择没有资质的外国人,他们通常认为只要是个“洋面孔”就可以,因为学生和家长往往看到外国人就觉得没问题。通常这些兼职“外教”是按小时收费,每个小时150元左右。这样算来,一个有资质的外教成本要比兼职外教高出很多倍。
另一方面,学员对外教的热度也加速了外教市场的繁荣,从而导致了办学机构的乱象丛生。北京优胜教育集团劲松分校区校长李洪告诉记者,最近几年,由于中国内地民众对西方人的“盲从”,并希望通过他们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技能,因此英语外教的需求猛增。虽然内地的管理制度规定仅有特殊资质的学校才能雇佣外籍教师,而且他们必须通过严格的背景审查,才能被注册登记为“外籍专家”并给予工作许可。但李洪同时表示,几乎每个环节都存在监管“漏洞”,尽管已制定了一套外籍教师的雇佣程序规定,但它们从未被认真遵守和执行。在北京艾斯国际英语培训学校任教的美国人Alex说,他从未被要求提交正规文件,以证实自己没有犯罪记录,这所学校也没有对他进行任何背景审查。他说:“他们只是要求我提交简历,在很多情况下,‘雇主’甚至连简历都不需要,只要你看起来是西方人,说英语就行,在北京我所认识的大部分外籍教师都没有经过审查。”一名退休中学教师告诉记者,北京的公办和私立学校都试图将外教作为卖点,适应市场需求,以此吸引学生和家长。既然找到了“病根”,那么应如何对症下药呢?
建议:依法招聘 规范市场
随后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线联平。线书记告诉记者,一方面,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聘用外籍专业人员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聘用外籍专业人员管理办法》,如未严格执行,相关部门将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处罚。另外,由国家外专局公布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中规定,应聘在中国从事教育、科研、文化等工作的外国籍专业人员,应具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和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其中语言教师应具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和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即便有政策规定,在外籍教师的实际聘用和管理中,也依然有漏洞可钻。瑞思学科英语学术副总裁Sally表示:“在美国,教师资格证颁发比较严格,有背景调查、严格的考试体系等。而我国对外教还没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认证,没有统一的标准。” 因此,除了政府要加强监管外,学生和家长还需练就“火眼金睛”以提高警惕。现任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新目标教师教育发展专项基金执行主任张涟水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建议家长在选择聘有外教的培训机构以及私立双语学校的时候,应重视以下两大条件:
一是学校和机构须具有聘请外教资质。张涟水说,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只有具备了“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才能聘请外籍教师,凡是不具备这种资格就请外教讲课或是刊登“外教授课”的广告,都是非法的。而“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应由地方外办、教育厅和公安厅共同审定。对于民办学校而言,必须要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固定的教学场地、稳定的教师队伍等条件才能够获得资格。并且有关部门还会对申请的培训机构进行年检和实地考察。
二是外籍人士成为外教应具备三要素。据张涟水介绍,“外国人成为外教的最低条件应该包括本科毕业、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具体而言:首先外籍教师必须得到外国专家局发出的外国专家确认件,才能申请来中国的工作签证。用人单位要根据外教的工作签证再向主管部门申请专家证,拿到专家证以后,这个外籍教师才可以办理合法居留证。其次,在中国任教的外国人必须持有外国专家局颁发的外国专家证才能上岗。据了解,外籍教师获得专家证的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有两年以上教学经验者可以当外教;取得硕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的教育工作经历,可以作为专家聘请。最后,外国人要成为外教最好还能够具备相关的英语教师资格证。在国内被普遍认可的外教从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TEFL证书和TESOL证书。
张涟水告诉记者,中国外教市场环境应由政府、培训机构、学校及家长共同努力来维护。政府方面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培训机构及学校方面应严格遵守政策法规,对其所招聘的外教资质进行相关审查,对外教水平进行相关考核;学生和家长方面也要积极配合和参与其中,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监管力量,不追崇“洋面孔”,不放任学校和培训机构的“钻漏洞”行为。唯有如此,才能让学校“好管理”,让学生“放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