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以行风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改革牵引,推行“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推动政务服务不断优化、行政效能逐步提升,大力提升营商环境品牌,切实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入选漳州市行政审批改革典型经验做法(2024年第一批),并获中国经济网、中国福建三农网等各级媒体宣传报道。
一、聚焦市场需求,推行政务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等相关部门职能,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一是精细协同办好。借鉴前期企业开办“一件事一站式”改革经验,对企业开办服务专区进行扩容升级,将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与企业注销相关的业务,按照“一件事”标准进行整合,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申请材料和数据信息收取(生成)后,通过线下流转、线上传递、网络共享等方式,推送至各部门并联办理。各相关部门在15分钟内同步完成数据联检,由综合窗口汇总后统一告知申请人,同时提醒企业及时办理相关注销手续。二是集成服务办成。改变原先分段、分次、分时办理模式,为企业提供主题式、套餐式集成服务,共性材料实行“一次提交、共享复用”,同步跟踪事项办理进度,及时解决过程性问题,实现多个涉企事项注销一次申请、一站式联办、一体化服务。今年以来,引导企业线上办理完成普通注销116户、简易注销61户。三是严格监管办实。强化信用约束和失信联合惩戒,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进行注销登记申请时,对其债权债务清理情况、税务清理情况等进行严格审核。对虚假瞒报行为的企业,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作出撤销注销登记等处理,并将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对以“承诺制”容缺方式办理税务注销、但未按承诺时限补齐资料或办结相关涉税事项的企业,由税务部门将该失信行为记入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的个人信用记录,防止恶意逃废债行为。
二、构建服务体系,落实帮办代办。围绕“华安如意·服务无限”营商环境品牌,建立企业注销帮办代办工作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办事跑腿次数。一是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帮办代办高效联动机制,主动协调解决业务办理过程中的矛盾问题,确保帮办代办事项顺利推进。各帮办代办服务窗口负责本层级企业注销帮办代办工作,对涉及应由下级承办的事项采取转办的方式办理;对涉及应由上级承办的事项,提请上级帮办代办服务窗口协调相关部门完成办理,变企业群众“折返跑”为帮办代办人员“接力办”。二是设置服务窗口。依托华安县行政服务中心的企业开办“一件事一站式”服务专区,设置企业帮办代办服务窗口,提供办事指南、业务流程图、申请表格(文书)等材料,指导企业办理税务注销、营业执照注销等相关手续,解答企业在注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企业注销登记提供“妈妈式”帮办代办服务95户。三是组建专业队伍。建立“帮办代办工作群”,将企业注销涉及的6个单位进驻窗口的骨干业务人员纳入帮办代办队伍,提供帮办代办、业务辅导、法律法规解读、惠企政策咨询等服务。针对不熟悉企业注销流程的办事群众、不会准备材料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以及省、市、县重点项目,采取“一对一”方式,主动提供全程帮办代办,必要时实行上门服务。
三、强化协同通办,提升服务质效。针对企业注销过程中的难点、痛点,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材料、减轻成本,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是优化业务流程。整合税务注销、企业注销登记、注销社会保险登记等多项业务,打通部门间壁垒,实现一次受理、迅速出件,有效缩短企业注销周期。改革前,由6个部门各自办理需26个工作日,推行“一窗通办”后仅需11个工作日。二是简化办理材料。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改多部门多环节办理为多部门一窗联办,实现“一套材料、一窗受理、同步审核、一次办结”。改革前,企业注销分开办理需要16份申请材料;改革后,“一窗通办”仅需8份申请材料。三是降低注销成本。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将多部门或跨层级办理的多个事项集成办理,开展并联审批,强化线上线下联动,为企业提供“一件事一次办”,大幅压减办理时长和办事成本,使群众跑动次数由3次减为1次,提高企业注销办理效率。今年以来,共办理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177件。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2024彭博全球储能可融资性榜单发布:阳光电源摘得双项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