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利用“屏幕共享”、“AI换脸”等实施的骗局频发,给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日,AI社交产品口信App基于其平台的反诈监测和案例研判,向用户发布反诈预警,详细梳理了“冒充客服”、“色情勒索”等四类高发诈骗类型,拆解其作案逻辑,旨在帮助公众提升识骗、防骗能力,筑牢安全防线。
在冒充官方客服诈骗中,不法分子常冒充电商或物流客服,致电受害者称其开通“百万医疗保险”等业务,并声称如不取消将自动扣款,利用恐慌心理引导操作。随后要求添加好友或开启屏幕共享,以“指导关闭”为名骗取验证码和人脸信息,实施盗刷。口信App提醒用户,切勿向他人泄露验证码,拒绝陌生人屏幕共享请求,接到此类电话请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而色情勒索诈骗则往往通过“约炮”“裸聊”等话术引诱用户下载木马软件,窃取手机通讯录和相册内容,并录制或合成不雅视频,并以“群发”威胁勒索,甚至逼迫受害人网贷。口信App提醒,脱离平台裸聊均为诈骗,所谓加密软件实为骗局,不要转账,不要轻信删除视频的承诺。
冒充明星诈骗主要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分子伪装明星或经纪人身份,谎称受害人涉及明星隐私泄露,利用恐惧心理诱导使用父母手机,以“保密金”“和解费”等名义骗其转账。口信App提醒用户,追星需理智,切勿轻信陌生人,不转账、不提供验证码,建议启用青少年模式加强防护。
在投资“内幕消息”诈骗中,不法分子多冒充证券或科技公司员工,通过社交群聊散布所谓利好信息,展示虚假行情图,以“高收益、保本”为诱饵,先以小额返利诱骗信任,后卷走大额资金。口信App提示,切勿下载陌生投资软件,所有宣称“稳赚不赔”的都有可能是诈骗,投资请选择正规机构。
当前,诈骗与反诈的较量已进入以技术对抗技术的新阶段。据悉,口信App已建立了包括风险提示、技术拦截与举报受理在内的多重防御机制,致力于将安全能力深度融入“即时通讯+互动交友”的每一个环节。
口信App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布诈骗预警,旨在提升公众识骗、防骗能力,助力构建更安全的数字环境。同时呼吁广大用户、社会各界与平台方协同努力,共同构建更清朗、安全的数字社交环境。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玉林烟草:“三到位”,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