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党 建 >> 当代三牛 >> 浏览文章

做一粒促进农业发展的“好种子”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田国英

2021-04-27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岳金宏   加入收藏

图:田囯英(右二)带领大豆育种创新团队在田间考察  摄影:康会敏

近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创新中心,院长田国英通过眼前的远程监控系统,仔细查看着赵县实验基地大棚里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在确定没有出现特殊状况后,才放心离去。

用他的话说:“实验田里的每种农作物,在未来都可能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种子。”

事实上,在熟悉他的人眼里,他其实就是一粒促进农业发展的“种子”。这粒“种子”,把自己的大半辈子奉献给了农业,他以敬业和奉献精神,带领着市农科院科研人员致力农业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研究出多项技术成果,为石家庄乃至全省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改革增添活力,科研硕果累累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田国英担任院长以来,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始终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目标。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和实践,他带领全院不断探索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

图:2014年10月,赵春江院士(前左)来院举行签约合作仪式  摄影:杨英茹

上任伊始,面对蔬菜所并入、实体单位人员脱钩、赵县实验基地上划等一系列人员和机构上的变化,田国英毅然在全院进行创新改革,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鼓励全体人员竞争上岗,并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科企合作科技人才兼职取酬与成果权益分配管理办法》三项制度。出台制度如同往地里施肥,缓释药效一步步释放,在全院迅速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超的学术氛围。

在制度的激励下,近年来,石家庄市农科院转让农作物新品种26个,落实成果转化收入分配377.3万元,落实科技成果奖励33.9万元,年推广科技成果近50项,转化应用面积1000余万亩。同时,该院将科技服务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量化标准,通过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开展“院地共建”打造示范基地,多名科技人员荣获“河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石家庄市农科院累计取得258项科研成果,科技成果获奖33项次,其中省部级奖励17项次。该院已成为支撑石家庄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

发展新兴学科,加快创新步伐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加速,以及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农村劳动力短缺,发展信息化农业成为必然。田国英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不能只注重传统小麦、棉花、玉米三大作物的课题研究,要努力在经济作物和农业信息化方面快速发展,以更好的服务三农。

图:田囯英(前右)深入示范基地现场指导  摄影:李杰

为弥补短板,田国英带领相关科研人员,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针对市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需求,积极和北京农科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联系并寻求合作。

2014年,在田国英的积极跑办下,石家庄市农科院和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联合组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联合工作站”,北京专家开始对市农科院的相关人员进行细致的帮扶。2017年京石两地共同打造了“赵县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物联网综合示范基地”,2018年联合共建“石家庄市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0年建立了“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创新示范基地”。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市农科院信息化技术已经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人才引进、对外合作、争取项目,调整科研方向,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发展新兴特色学科是近年来市农科院发展的主要方向。”田国英说。

经过多年交流发展,如今除了保持小麦、棉花等优势学科基础,市农科院在蔬菜、油料、马铃薯、特色花卉、特色畜牧、农业信息化等研究方向上也取得长足发展。该院已经形成了19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学科团队,拥有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48个。与国内外1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近年来,石家庄市农科院以科技创新为抓手,聚集科技创新能力,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京津两地农科院同心同向,协同协作不断升级,先后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天津市农科院等15家科研单位、26个科研团队落户赵县基地,为推动石家庄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使京津冀三地农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创新服务形式,科技惠及于民

在石家庄市农科院工作的数年中,田国英把科技创新的使命扛在肩上、抓住手上,谋富民之策、行惠民之举,他不仅带领科研人员做项目,更是把大家带到田间地头上,为广大农民做好服务。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市农科院除了搞研究,更是要把目光投向农民。要为他们答疑解惑,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田国英说。

近年来,石家庄市农科院通过每年开展的“农业推广农业技术推广年”“科技对接‘五个一’工程”“农业科技服务专项”“科技示范村建设”等,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有效精准对接经营主体、创新设立科技服务体系等,有效发挥出了农业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服务社会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服务石家庄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核心科技力量。

围绕农科院公益职能,田国英瞄准农业发展中的瓶颈,瞄准生产中的难题,瞄准广大农民的需求,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调研为科研选题,科研为富民解难,积极鼓励发动优秀学科带头人建立了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制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发起成立了新型经营组织科技服务联盟,启动三个科技示范村的高标准建设,采用“科学研究+龙头企业+新型经营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了70余家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还组建了60人的“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通过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等项目,开展新成果、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每年建设示范田5万亩以上,人均指导农户6人次以上,组织服务60多次,受培训人员10万多人次,新品种、新技术年均推广面积超过1500万亩。

为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田国英紧紧围绕省会现代农业需要,确定科研立题,他主持的“石家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村村通工程”,创新了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新模式,在全国属于首创,典型经验多次被《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报道。

近五年,田国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获得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6项,编写省市技术规程4项。先后被评为“石家庄市劳动模范”“石家庄市高层次人才”“石家庄市科技领军人物”“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北省科技管理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田国英坦言,此次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是对他下一步工作的鞭策和鼓励,他将继续在农业科研和服务领域不断创新,为石家庄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岳金宏系石家庄日报农村部主任)


链接: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建有国家、省市级科技平台48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17个; 拥有“一园两场三站”总面积3000余亩的高标准试验基地。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2015年被认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18年获得“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状”;连续2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连续22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文明单位”;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0
上一篇: 一名民营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记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宋国宏
下一篇:李凤婷:邮政绿中的一枝铿锵玫瑰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