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动态 存货比取消助力经济稳定发展

  存货比取消助力经济稳定发展
 
    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存贷比,又称“贷存比”,是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该指标在1995年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四大指标之一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当时通过的《商业银行法》里,规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当时实施这一指标是为了抑制信贷的盲目扩张,保持银行的流动性水平。
 
    存贷比红线的废除,本质上是银行业监管在技术层面的改善。这将直接增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释放一定的信贷空间,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存贷比考核指标的取消有助于银行差异化发展。
 
    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放开
 
    4月离岸人民币市场较3月有所收缩。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RGI)月环比下滑0.8%,由3月修订后的2171降至2154,自2012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下滑。跨境人民币支付全面转弱可能受一季度人民币剧烈波动延迟效应的影响。鉴于市场对人民币前景的信心大幅改善以及近期一系列政策放松措施的带动,RGI指数或将很快回升。
 
    渣打银行研究预计,今年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的可能性为60%。未来几个月沪港通机制南下资金增加将推动离岸人民币存款加速增长。7月即将启动的中港基金互认(MRF)以及下半年或将推出的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机制(QDII2)均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近期人民银行还批准离岸人民币清算行及其他参加行使用在岸回购市场。此类支撑性政策措施将推动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并改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此举还强调了中央将加速开放资本账户这一承诺。这将增大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概率,而后者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信号强烈
 
    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一直推迟至今,6月加息又成泡影,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令长期看好美元的投资者有些失落,但并未动摇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加息的信心。
 
    据了解,美国经济正在复苏,尽管金融市场仍预计美联储12月启动加息,但9月份看起来也是有可能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表示,加息可能会快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对美国经济数据越来越有信心。
 
    在美国预期加息的同时,新兴市场正面信用评级正在逐渐消失,金融市场动荡风险增加,资本流动不断减少。美元过度升值有可能削弱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复苏势头,并对美国在世界各地的贸易伙伴产生副作用。
 
    海外金融市场的动荡例如希腊债务危机可能会令美联储在未来数月内推迟加息,但影响不大,不足以改变美联储9月升息的前景。但也可能增大管理市场的难度,并导致长期债券收益率出现意外走势。
 
    三大板块相关个股备受推崇
 
    今年,“互联网+”、国企改革、“一带一路”成为热点话题,这三个主题板块在年初就被相关机构写进“贯穿全年的主线”研报中。6月29日,央行降准降息,证监会微博发布“两融风险总体可控”,在多重利好的刺激下,根据6月15日到6月29日的数据统计,中证互联网指数、中证“一带一路”指数、中证国企改革指数累计十个交易日最高跌幅分别达到31.85%、27.23%、17.79%。
 
    经过大跌后,6月23日相关板块开始反弹,6月24日市场依然在震荡中上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三大主题板块相关个股将会迎来持续反弹,其中,国企改革被重点关注。
 
    中国制造业面临第三次工业革命
 
    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经营总体上比较困难。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刚刚发布,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同上月持平,连续4个月保持在50%以上。
 
    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在官方对制造业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中,反映出资金紧张、市场需求减少的企业比例有所增加,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尚未得到有效缓解。
 
    我国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其实质是通过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抢占未来制造业变革的先机。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表示,中国的制造业还面临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提法是对工业发展状况、趋势与前景的描述,而“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对新的国际竞争环境的回应,是针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提出的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国家战略、行动计划和解决方案,是在对制造业历史演进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