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迈出全球化新步伐


    这两年全球化企业的经营模式在发生重大变化。
 
    很多日本跨国企业将制造工厂搬迁到国外后,总公司的营业部门也开始了全球化:在世界需要日本企业出现的地方设立具有经营权力的部门。
 
    日立在这方面也迈出了非常大的步伐,一个新的日立已经出现在世人面前,对中国市场而言,这一点体现得尤其突出。
 
在全球四大区域的“自律分散型经营”
 
    “日立从 2015 年4月1日起,在美洲、中国、亚洲/太平洋、欧洲/俄罗斯/中东等四大区域,任命各个地区日立集团的总代表。各总代表除负责制定战略方针、推行本土化、加强经营资源的有效应用外,还拥有对前景看好的新业务领域进行投资的权限,并对投资回收、损益负责,打造各地区自律地主导事业发展的‘自律分散型全球经营’(autonomous decentralized global management)体制。”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公关部负责人对记者说。
 
    从日立方面传出的相关信息看,2015 年度是该公司为期3年的“2015中期经营计划”的最后一年。经过将近3年的摸索,中期经营计划让日立全球化路线图合盘托出。2015中期经营计划确立了海外销售额比例超过50%的目标。在全球框架下的区域市场经营方面,印度于2012年12月、中国于2014年6月相继制定了地区战略。
 
日立的四大市场及市场特点分别如下:
 
    首先,在经济增长向好的美洲市场,任命 Jack·Domme为总代表,并发挥其担任日立数据系统公司 CEO 期间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针对能源、通信、金融、医疗健康等行业市场,推广以大数据分析为特点的新型解决方案等业务;同时在以硅谷为中心开发出大数据等最先进技术的美国市场,日立将紧跟其技术发展趋势等,打造良好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扩大在美洲整体市场的事业。
 
    其次,在持续稳定增长的中国市场,将继续依循政府在新型城镇化、扩大内需以及建设低碳社会方面的政策方针,实行与之相契合的战略。
 
    第三,划出亚洲/太平洋区域,将东盟、印度、大洋洲、韩国纳入到这个范围,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医疗健康产业解决方案事业,同时还将以在亚洲地区开展业务的日系银行为对象,提供新型金融解决方案。
 
    最后,欧洲/俄罗斯/中东区域,包括了欧洲、俄罗斯·CIS、中东、土耳其及非洲。在这个区域的主要业务内容为:生产·SCM 解决方案、医疗健康产业解决方案、能源效率改善解决方案。
 
    各个区域相对独立后,各区域的总代表有对前景看好的社会创新事业领域进行投资的权限,但也需要对投资回收、损益负责,这便是日立所提出的“自律分散型全球经营”体制。
 
中国是最大海外市场  主推四大解决方案
 
    2014年6月,日立制作所中西会长和东原社长率全集团负责人300余人来北京开会,让整个集团的高层再次高度评价了中国市场,并在会议上作出决定,要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
 
    “过去在华投资、投资的回收等均受东京的指挥,但从今以后,在中国与自律分散型全球经营体制相关的业务由在中国的总负责人负责。”中国区总代表小久保宪一对记者说。
 
    这标志着日立在华业务走向一个新阶段:由最熟悉中国业务的、会讲中文的人出任总代表,在市场瞬息万变的时候,中国总代表在现场迅速决定进退。
 
    小久保宪一告诉记者未来将推进以下4项工作:“第一,推进楼宇综合解决方案。”由于日立有电梯业务,在为大楼等提供电梯的同时,也将日立的节能、监视镜头等业务推荐给业主。以电梯为一个切入点,扩大日立的业务推广能力。
 
    “第二是金融解决方案。”小久保说。日立的存取款机在中国金融市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日立在日本也为金融机构提供其他一些目前中国市场尚不很熟悉的业务,比如日立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今后日立的金融解决方案将全面支持银行的各种业务。
 
    “第三是健康管理方面的解决方案。”日立是X光机、超声波等医疗设备的世界主要供应商。中国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患者数量多,而小医院或地方医院因为种种原因,患者数量不够多,有些甚至出现了经营困难的现象。通过日立的图像传输技术等,完全可以将小医院、地方医院患者的病状送到大医院,由大医院的专家做出诊断。这样不仅节省了患者往大医院跑的时间,也能让小医院、地方医院“吃饱”。
 
    “第四是智能物流。”中国的物流费用占了GDP的18%,比世界其他国家都高,比如日本的物流费占GDP之比仅为8%左右。降低物流成本就意味着让企业获得较多的利润。日立利用IT技术,从众多客户那里收集数据,让运输货物的卡车的空载率下降,能有效降低运输的成本。日立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目前在国际上已得到了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