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经济关注 >> 浏览文章

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04-12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张军红   加入收藏

作为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2023年全国两会举世瞩目,备受关注。如何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准确理解政策基调,把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五个“来之不易”


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宁吉喆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161期“经济每月谈”上表示,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是保持中高速增长来之不易。虽然受疫情冲击,2020年、2022年GDP分别只增长2.2%、3%,但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5.2%,与历史相比是中速,但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相比属于高速。

二是迈向高质量发展来之不易。在创新发展方面,2022年我国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2.55%,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在协调发展方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由2017年的2.71缩小到2022年的2.45,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快于东部地区。在绿色发展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地级以上城市PM2.5浓度降到29微克/立方米。在开放发展方面,我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在共享发展方面,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10.5亿人。

三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来之不易。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补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一块短板。

四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来之不易。过去五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10.6%,5G基站数量、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量、新能源汽车产量在世界遥遥领先。

五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来之不易。面对新冠疫情,有效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经济恢复,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经济增长8.4%,2022年保持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近几个月,较快实现了疫情防控政策的平稳转段,走出疫情大流行,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争夺科技制高点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从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和并跑、领跑并存,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置持续提升。但与此同时,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仍存在短板和弱项,主要是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重大原创成果偏少,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仍然不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面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和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必须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看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入WTO后,中国制造业加快发展,在许多产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世界领先水平。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一些高科技领域的封锁和打压,我们只有坚定走科技自立自强道路,加大投入技术研发,补齐短板,才能突破瓶颈,追赶超越。”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知道在竞争中需要发展什么样的技术,也更了解未来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因此应在科技创新中承担起主体责任。“以TCL为例,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490亿元,新增专利申请5万件,已在液晶显示、光伏材料等技术领域建立起竞争优势,对中国企业开拓全球业务也有很大影响。”同时他提醒,在全球化业务加快发展的同时,面临的海外专利诉讼也会急剧增加,企业必须提升自身专利和知识产权能力,才能在拓展海外业务中免受技术打压。

科技政策既要聚焦自立自强,也要坚持国际合作。李东生认为,中国制造业必须坚定推进全球化不动摇,“中国工业产出占全球的30%,而中国市场只能消纳20%,中国制造业必须在全球产业市场拓展业务,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他建议,面对全球经贸格局变化,中国企业要调整全球化方式,从单纯输出产品转变为输出工业能力,即把一部分产业链外移,扎根当地发展,在推动自身业务的同时,也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发展。

王一鸣也表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对外开放的地位不仅不会下降,而且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离不开国际学术交流、思想碰撞、教育和科技交流,对外开放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更多领域实现对国际领先水平的超越,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积累了人力资本,所以不能因为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放慢对外开放的脚步。”


提振民企信心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近10年,民营企业数量由1085.7万户增长到4700多万户,世界500强企业由5家增加到28家;民营企业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占比超过80%。

在王一鸣看来,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最重要的是提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激活民间投资热情,把蕴藏在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对于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来说,政策的稳定性、营商环境的公平性、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是影响预期的三个主要因素。因此提振信心,首先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坚定不移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当前大量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尚未恢复元气,要继续优化完善助企纾困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其次,要保障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公平竞争。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这个非常重要。第三,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应如何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想民营企业之所想、急民营企业之所急、纾民营企业之所困,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市长闫继红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信心赛黄金,只要民营企业预期稳、信心足,市场活力和发展动能就会充分释放。作为地方政府,重中之重就是为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今年年初,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保定向社会公布了两个文件:一是《关于进一步关爱支持民营企业家的若干措施》,围绕提振企业家精气神、解决企业家烦心事、激发企业家事业心3个方面,制定了16条措施;二是《保定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围绕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5大领域,制定了40条举措。“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平均压缩90%,即办事项数量占比达到80%,实现‘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政务服务,更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浓厚氛围,真正让企业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

“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扶持下,民营经济在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自主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完善税费优惠政策、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将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的韧性和生命力,让大量创新创业者信心满满,冲劲十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说道。


七个“稳中求进”


对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宁吉喆认为可以解读为七个“稳中求进”:

一是经济增长稳中求进。今年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比去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也比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2.9%)高出2.1个百分点,体现了增长目标的积极性。同时这个目标又是稳妥的,与目前大多数国际机构包括国际经济组织、国际金融机构、国际投行等预测值相比略偏低。去年我国GDP总量已达到121万亿元,每增长1个百分点,增量都在1.2万亿元以上,基数大,增长也就不易。加之国际国内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经济增长目标也要做防风险考量,5%左右的目标接近或达到了现阶段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目标,也是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二是就业增加稳中求进。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这一目标与去年实现的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相比,总体是平稳的;同时面对今年1158万名高校毕业生,几百万新增进城农民工及城镇自身新成长劳动力,又体现了积极进取。

三是物价调控稳中求进。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是一个总体平稳且留有余地的目标。去年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2%,而世界平均通胀率高达8.3%,其中美国达8%,欧元区达8.4%,英国达10.1%。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为改革发展以及应对可能发生的输入型通胀影响都留有了空间。

四是居民增收目标稳中求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这是一个定性的目标,也蕴含着定量的要求。去年我国经济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9%,今年通过稳增长、稳就业,实际收入增长目标要更进一步。

五是对外经济稳中求进。在去年的经济增长中,外需发挥了积极作用。按照人民币计算,去年我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5%,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7%,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17.1%。今年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连续两年外贸基数较大等因素影响,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的目标是积极的,不制定量化目标也是稳妥的。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1月—2月,我国出口实现0.9%的正增长,好于预期。

六是粮食生产稳中求进。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在我国粮食连续19年实现丰收,粮食产量连续8年达到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将为粮食继续增产打下基础。

七是生态环保目标稳中求进。2022年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有所增产、GDP增长下降的情况下,我国仍然实现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比上年增长8.5%,难能可贵。今年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的目标,更有利于巩固成果。


0
上一篇: 质量强国
下一篇:质量安全:让市场“两头甜”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