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法 治 >> 浏览文章

案结 事了 人和 —— 从一起赔偿案件看依安法院如何推进诉源执源融合治理

2023-11-14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日,原告李某为感谢依安法院帮助其拿到赔偿款,特送来一面锦旗表示感谢。依安法院诉源法官与执源法官通过诉前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李某送来锦旗感谢

案情简介:2023年10月,李某与王某因村内空地使用发生争执,李某在阻止王某四轮车耕种过程中,被撞伤并达到伤残等级。两位村民积怨已久,矛盾化解十分困难,王某在事出之后躲在外地,联系不上。李某因为得不到赔偿多次上访,准备起诉并申请诉前保全王某种植的96.5亩玉米,其中30亩已由王某三弟代为收割并存放在自家院内,如不立即采取措施,待玉米全部收割完毕变卖后,李某的权益将无法保障,全村的村民都在看着法院怎么解决这件事。

固定证据:听完依龙法庭庭长刘佳的汇报后,依安法院执行局长王晓峰考虑到该案的复杂性及社会反响,第一时间与富饶乡政府、派出所、兴国村委会取得联系,带领法官法警前往案涉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共同研究解决办法。通过调取村委会领取粮补记录,证实涉案玉米为王某种植,通过帮助收割的村民证实其为王某雇佣。在保全现场,王某三弟情绪激动,拒不配合法院调查,并主张已收割玉米是基于借贷关系,玉米为以物抵债,认为法院不能保全该玉米,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推搡。面对突发状况,为了避免矛盾升级,法官找到王某四弟进行劝说,最终王某三弟同意对存放在自家的玉米进行保管,王某四弟通过电话联系代为处理王某与李某的纠纷。

县法院与县公证处联合办案

第一次调解:由于近期雨水大,收割机无法进地,暂停收割,法官们调解的脚步没有停下。为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示范效应,法官们开始“背对背”交叉调解。诉源法官进行法律讲解,责任剖析,如果立案审理,开庭时也要进行调解,现在法官来到家门口解决问题,当事人省时省力省钱。执源法官进行风险提示,说事实,摆利弊,讲清楚对抗执行的法律后果,经过7个小时的努力,王某四弟同意代王某支付5万元赔偿款,虽然与李某要求的20万元数额差距很大,案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法官们又从修复邻里关系的角度,继续劝说原告李某做出让步,李某将诉求从20万元降到17万元,最后降到14万元,这与被告能够实际履行能力还有差距,调解陷入僵局。

诉源法官与执源法官共同调解

诉前保全:天降大雪后玉米地封冻,具备收割条件。考虑到玉米收割、运输、保管、存放都存在极大的风险,依安法院委托依安县公证处对诉前保全过程进行公证。执行局与依龙法庭干警联合工作,所有人员分为三组,收割现场一组,称重一组,存放场地一组,对运输车辆编号,分工负责,详细严谨的制作现场笔录,并对保全过程进行全程录像。

保全玉米存放现场

第二次调解:在收割、称重、存放工作进行的同时,法官对双方当事人的调解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法官向双方分析利弊,保全费、鉴定费、诉讼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如果增加这些成本,会使双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况且玉米被查封,等案件审结再卖,价格可能没有现在高,期间的管理费用都是无形的损失,双方终于被工作人员真诚的工作态度打动,激动的说到“你们真是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处处为我们着想”。在诉源法官与执源法官的合力工作下,双方各让一步,最终双方以9.5万元达成和解,全部案款履行完毕。

审执人员密切配合 诉前调解结案

典型意义:“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依安法院在县委政法委的领导下,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调解功能,促进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清肩负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真抓实干,能动履职,主动把工作向前延伸,做实“案结、事了、人和”,“诉源+执源”双治理,做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诉讼案件减量四分之一,执行案件减量五分之一。依安法院坚持“实战化”导向,进一步密切审判执行联系,扩大执行法官参与诉前解纷参与程度,完善“诉源+执源”治理内涵,在调解过程中,注重细节问题,不断疏导双方情绪,找到案件最佳平衡点,矛盾纠纷得到一次性解决,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努力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文、图/王晓峰  常金环)


0
上一篇: 临汾市尧都区段店派出所成功劝投一名网上逃犯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