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法 治 >> 浏览文章

培育家事审判新动能 构建和谐家事关系

2023-12-20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黑龙江省友谊县人民法院兴隆法庭创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模式,联合友谊县妇联成立“家+和”巾帼婚调工作坊,“家+和”巾帼婚调工作坊为辖区妇女姐妹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提供多元、便捷服务。依托法庭,推动乡镇大调解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和村(居)民调解委员会共同搭建民事纠纷调解网络,运用“剥洋葱”思维,按照源头治理、多元化解、诉前调解、司法调解、诉讼裁判的“五层递进”化解工作法,2022年以来,诉前化解家事纠纷23件,有效实现纠纷“漏斗式”过滤、阶梯式推进、分流式化解。

制定《友谊法院让司法有温度,在家事审判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聚焦更高水平法治友谊建设,笃定家事审判改革创新,该法庭以专业化家事审判女子法庭模式运行,组建融合法庭干警、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基层组织干部、心理咨询师的一体化、专业化、复合型家事纠纷化解队伍。今年,家事审判团队向一起离婚纠纷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的案件当事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敦促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聚力基层解纷资源,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家事纠纷化解。强调调解优先、职权干预、注重隐私、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合理设立冷静期、回访帮扶等家事审判的工作原则和创新机制,创立建立家事审判多元化纠纷解决、反家暴防治体系、心理疏导和治疗辅助等多位一体的家事审判工作新模式。近日,我院通过家事审判合议庭处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原告齐某与被告张某结婚十余年,二人育有一子,近年来双方因家庭琐事经常发生争吵,齐某心灰意冷到法院起诉离婚。考虑到原告齐某对被告还有感情,承办法官和法官助理对齐某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通过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和饱含温情的悉心劝导,齐某打开了心结,决定撤回起诉,与张某继续好好生活,共同承担照顾家庭和抚育孩子的责任。

做好案件判后司法延伸服务。定期回访重大敏感案件,判后疏导。通过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等方式,积极开展“家事审判宣传”,深入辖区宣传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为妇女儿童依法维权、理性维权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2022年以来,开展专题法治讲座、送法下乡、送法进校园、公众开放日等主题活动24次,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友谊县“家+和”巾帼婚调工作坊将充分发挥专业阵地作用,通过模拟法庭、疑难案件研讨、巾帼法律明白人培训等方式,引导广大妇女姐妹知法、懂法、用法,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友谊建设。

(文、图/友谊县人民法院  刘思思)


0
上一篇: 北京探索“轻案快办”提升办案效率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