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市场监管局以信用赋能产业升级、以合规厚植发展优势,通过开创三维清单体系、强化数字赋能应用、建立联动高效修复体系、用足信用激励等创新举措,绘制“部门引领、行业自律、企业自驱”的信用合规建设同心圆,推动信用监管向“全周期赋能”转型,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信用合规体系。
建模型,构建产业链信用“合规体”。襄州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构建“规范类指引+修复类措施+激励类政策”三维信用合规体系,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为突破口,通过“企业走访+行业座谈+专家研判”的形式,对企业逐个环节进行摸排。该局联合发展改革、税务等部门制定襄州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企业信用合规建设联合清单,包括139项合规事项、8大类修复指引、22大类激励政策,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引。
该局搭建襄州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信用合规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标准动态管理、数据校验与预警等功能,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与实时共享,提升应用效率,降低交易风险。
该局推出“信用合规码”作为企业“信用身份证”,实现“扫码知信用、亮码查合规”。该局整合企业基础信息、信用评级等8类数据,实时监测信用风险,指导企业将合规要求嵌入全流程,建立覆盖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补救的风险管理体系。
筑基线,构建信用合规“基准桩”。襄州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知信明义、守信践诺、用信增效、增信强基”行动,采取编制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印制合规手册、发放预警单、建“政策解读群”直接回应问题等举措,普及合规知识。该局还指导企业建管理制度、设合规管理员,强化信用基础。
同时,该局组建襄州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信用同盟,吸纳产业链上核心企业,形成信用共同体。成员单位签订“守信承诺书”,设监事会,聚焦合同履约等领域建台账促整改,形成“自查+互查+整改”闭环。
此外,该局帮助企业树立主动信用管理的战略思维,指导湖北金艺佳、襄阳封神等企业召开信用合规会议,梳理运营中信用“红线”,构建信息监测、风险评估等关键环节内控机制,将信用合规转化为主动优势,提升“信用名片”竞争力。
明路径,绘就信用前瞻“修复图”。为精准定位,实现前瞻指引,襄州区市场监管局构建“条件明确、流程规范、联动高效”的修复体系,联合有关部门梳理多领域信用修复条件与流程,覆盖企业常见信用问题及修复途径,帮助企业识别风险、了解修复要求,建立修复预案。推行“线上申请+线下核验”模式,企业一次申请即可完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信用中国”双平台修复,避免重复申报。
该局靠前服务,严控失信风险。对将满修复期限的企业主动提醒,今年累计发送210条信息覆盖186家企业,推动主动修复率从47%升至82%;严格践行“首问负责、靠前服务、帮办代办”的惠民助企承诺,逐户指导,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受失信记录影响。
全激励,铸就产业链信用“硬通货”。襄州区市场监管局联合7部门形成政策合力,让信用成为影响企业准入、融资、交易、监管待遇的核心经营要素。今年1至8月,襄州区市场监管局帮助企业获低息贷款3000余万元,支持10余家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襄州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为11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32万余元;襄州区税务局设“银税互动贷款”,助企业融资360余万元,为8家企业留抵退税3200余万元;6家重点企业通过自身合规带动产业链提升合规水平;襄阳封神、湖北金艺佳等企业参与全国对标达标行动,提升产品质量;襄阳龙泉向上下游传递合规理念,对供应商增设信用评级指标,向客户提供全链条合规证明,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