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河南能源改革重生各项工作部署,持续做好机电运输、电力和新能源工作,推动企业实现高水平安全、高质量发展,榆树岭煤矿深入落实“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四要素并重原则,以“保安全、上装备、强管理、重创新、提素质”为重点,持续推进“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实现煤炭板块安全环保及高效集约化生产;以“保安全、促升级、抓机遇、谋发展”为重点,加大供电设施改造升级,布局谋划新能源,推动电力及新能源板块实现高质量长远发展。
2022年,榆树岭煤矿以设备综合完好率 96%以上、采煤机械化率 100%、煤巷装载机械化率 100%、煤巷掘进机械化率88%以上、岩巷掘进机械化率80%以上为总体目标,推进采掘设备集约化管理,实现一级租赁市场规范运行。力争建设成集团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完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完成地面变电站技术升级改造。力争把榆树岭煤矿建成自治区智能化示范煤矿。
安全为先 以安全促改革发展
榆树岭煤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践行“从零开始,向零奋斗”、“三不四可”安全理念,抓好机电运输大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持续提高管理水平。
强化主要提升和运输系统管理。压实第一责任,切实做好主运输系统运维管理。加强装备的改造更新,根据实际制定更新改造计划,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持续做好上位机信息化系统日常使用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系统使用的专项督查机制,每季度进行一次覆盖矿区专项检查,督促矿各级人员按规定上岗,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系统安全。
强化主要通风机管理。加紧完成淘汰落后启动装置及老旧配电柜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和变频器,改造升级后的系统应实现运行风机故障状态下自动倒台功能。对运行中出现轴承、绕组温度异常或与上次大修时间超过 5 年以上的主电机,进行编制大修计划,将在6月底前完成大修。雨季期间,矿井的主通风机调为工频运行模式。
持续做好检测检验工作。榆树岭煤矿认真落实大型设备、主要系统的定期性能检测检验报告的分类集中审查工作机制,做到检测报告审查全覆盖,对同比出现异常变化的数据、重要参数和不合格项或性能、效率有明显降低的设备,组织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案,抓好落实并组织验收。
持续加强矿供电管理。榆树岭煤矿切实抓牢防爆区域电气防爆管理,严格落实防爆设备入防爆区域安装验收制度,修订完善小型电器管理制度,加强关口岗位对电气设备及小型电器入防爆区域前防爆合格证的检查和确认管理,严防失爆电气设备入防爆区域。建立对矿供电设计安装、验收的督导检查制度,严格落实供电设计、审核、审批、设备、电缆领取、安装验收、送电等全过程管理制度,严禁先施工后设计,严禁设备、电缆无设计投入,严禁变电所无验收送电。完善井下高低压开关故障信息查询分析机制,动态掌握负荷设备及开关状况,确保供电安全,并完善柴油发电机日常管理制度。
坚持智能掘进,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榆树岭煤矿实体煤掘进工作面全面实现风门外或避难硐室远程集控、记忆截割,做到掘进时无人、支护时少人。推广“大功率悬臂掘进机+锚(索)杆钻车+自移式可伸缩带式运输机”智能化掘进模式,实现掘、支、锚、运的全工序智能化施工。推广应用掘锚一体机,应用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提高自动化设备运行安全和效果。达到保安全,提效率的目的。
规范带式输送机设计及现场管理。榆树岭煤矿制定完善带式输送机设计审查、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主煤流带式输送机采购前必须由资质单位进行设计、上级公司进行审核。开展倾斜巷道(廊道)带式输送机的专项治理活动,根据已排查的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制定专项改造计划,完善现有带式运输机制动系统;上运带式运输机装设防逆转装置和制动装置,下运带式运输机装设具备二级制动或恒减速功能的防超速保护装置(自冷盘式制动装置),同时满足工作制动和紧急时的安全制动的要求。强化现场管理,严禁非阻燃和非抗静胶带入防爆区域,严禁机头、机尾、底皮带堆煤、堆矸状态下运行。
强化主斜坡轨道管理。榆树岭煤矿完善主斜坡运输设计、安装、运输管理制度,规范斜巷轨道及甩车场设计、安装管理,“一坡三挡”、警冲标、甩车场曲轨半径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安装。制定装车规范管理制度,规范装车行为,建立井口审查机制,安设井口限制设施,严禁超高、超宽、超重车辆入井。
强化单轨吊车运维管理。榆树岭煤矿制定完善单轨吊车管理制度,明确对单轨吊制动系统、防爆性能等关键系统的检测检验项目与周期,督促矿井加强单轨吊轨道质量检查与维护,确保单轨吊安全运行。柴油机和蓄电池单轨吊,必须具备 2 路以上相对独立回油的制动系统,必须设置超速保护装置。单轨吊的检修工作必须在平巷内进行,若必须在斜巷内处理故障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蓄电池单轨吊更换电池必须在专门检修硐室内进行。
抓预防,落实好系统双预控与预防性检修。榆树岭煤矿按照风险优先、系统全覆盖、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原则,构建机电运输及电力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的监管机制。抓好专业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常态化、清单化,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专业系统双预控体系运行,做好机电及电力风险管控要素清单落实和隐患排查治理,每月开展一次专业风险研判,确保风险有效防控、隐患及时消除,确保系统安全。督促矿井持续做好大坡度(16 度及以上)架空乘人装置、电气防爆及三大保护安全评价工作,压实机电运输管理安全主体责任,确保矿井安全及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设备预防性检修、专业化维保、淘汰设备排查整改工作。完成矿井设备大修及更新改造计划编制;完成淘汰设备再排查工作,排查内容覆盖国家安全总局发布的六批煤矿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
科技兴企 以先进技术打造智能矿井
榆树岭煤矿秉承“条件适、装备精、效益显、人员优”的原则,大力推进矿山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积极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煤矿固定设备自动化,全面实现固定岗位无人值守或远程监视。按照煤矿智能化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年底前全面推进实现自动化建设。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推进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实现瓦斯突出矿井、冲击地压矿井实体煤掘进工作面智能化全覆盖。做到高危区域少人化、无人化作业。新安装的智能化掘进工作面要全面推广使用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装置,其他掘进工作面鼓励使用,进一步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编制完成 2022 年智能化建设工作计划并严格实施,内容涵盖智能化示范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自动化子系统、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
大力推进采掘装备重型化、规范化。榆树岭煤矿贯彻落实《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关于进一步做好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升级的通知》要求,规范“三机”配套设备选型技术标准,持续提升综采机械化装备水平。构建设备租赁管理工作机制,运行二级采掘设备租赁市场,建立设备大修验收质量标准体系,组织开展对采掘设备进行集约化管理,实现设备效能和资产收益最大化。
稳步推进装备提档升级。榆树岭煤矿煤流动力驱动推广永磁同步电机、永磁变频一体机、永磁电滚筒,提高传动效率,节省用电成本。采掘工作面推广乳化液保障系统、变频调速一体机,节省用电及维护成本;推广重载限矩器,杜绝断链烧电机风险。运输方面井上下车场推广使弯道推车机、采掘工作面推广自移机尾式带式输送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地面供电推广便携式无人机巡检,引进激光清障技术,清理线路漂浮物,提升供电可靠性。井下供电推广新型高爆开关、组合式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实现无线测温、视频监控、在线诊断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功能。提高井下供电电压等级,采掘地区负荷供电使用 1140V、3300V 电压等级。强化供电质量综合治理,推广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突破长距离压降限制,提升供电距离。
管理为重 高效管理确保发展效果
榆树岭煤矿将“两参一改三结合”工作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执行、提高服务、抓好落实,确保各项管理举措执行到位。
明职责,强化担当。榆树岭煤矿明晰采掘管理职责。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采掘地区机电运输管理的通知》要求,明晰安全生产副职在采煤、掘进、巷修、通风、抽采、钻探等作业区域机电运输管理的双重责任,明确安全第一责任,并纳入矿井对区队的考核体系,做到机电运输管理无盲区。明晰信息化、智能化职责。明确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的管理责任,建立专职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实现系统、硬件的专业化运维,做好信息化、智能化系统日常使用的专业管理。
转作风,抓住关键。强化管理人员执行力建设,多深入现场一线开展工作,务必做到“五多”(多去、多看、多试、多问、多研究分析)。持续深抓细管、总结经验、堵塞漏洞、完善管理。抓住关键环节,要对主要提升、主要通风机、矿井供电、主斜坡道提升以及主煤流等关键系统及设备,进行常态化、专业化和针对性的走动式管理,杜绝管理盲点。抓薄弱点,各对管理薄弱单位和薄弱环节,制订年度补短板的检查、指导工作计划及帮扶措施。
重考核,抓好落实。榆树岭煤矿将考核与绩效挂钩抓落实。针对年度工作要点的关键指标、重点工程等设置考核项,考核与绩效挂钩,提高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专业化排查抓落实,配合上级公司每季度、矿井每月要组织至少一个主要系统专项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确保大系统安全。根据上级公司每季度一次的对管理先进或落后单位的现场推进会,积极开展创新推先与技术交流活动,加强对管理薄弱单位、薄弱系统的监督检查,组织专业化帮扶活动,促进对标提升。
建机制,盘活资产。榆树岭煤矿建立对矿采掘设备租赁工作的管理考核机制,纳入单位的经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对采掘设备承修单位的管理考核机制,根据集团公司设备内部维修单位的准入和退出管理制度,对设备维修的相关业务单位进行考核,有效控制设备维修质量、工期和成本。
此外,榆树岭煤矿以“重创新、提素质”为发展基础,统筹谋划,实现电力及新能源建设新突破。建立新技术、新装备发现机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与高校、其他大型煤企互动交流,每年要组织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建立联合创新模式。结合矿井安全生产情况与院校、厂家搞联合创新,做到技术与现场应用无缝对接,积极推广安全效益显著的科技创新项目,更好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建立定期评比交流机制,开展煤矿机电运输及电力管理优秀创新成果评比交流活动,及时发掘实用、好用的创新成果。制订年度创新成果推广计划,督促矿井抓好落实。研发推广先进技术,推进建成矿厂层面智能管控平台,不断提高矿厂层面数据采集、分析、智能决策能力。推进系统自动化“增强模式”、突出矿井煤巷掘进操作远程化、动力负荷中心等新技术。
把住队伍入口。把住机电系统管理岗位入口关,选拔任用业务能力强、肯钻研且责任意识强、技术和管理业务骨干,充实到管理岗位上来。引进人才。根据单位发展水平,提高技术工种待遇,拓宽人才招聘渠道,面向社会及同行业引进专业特长人才。强化专业培训,加强机电岗位员工应知应会知识的培训,持续开展常态化、专业化、小批次的岗位技能培训。对薄弱的供电管理、应急操作进行专项重点培训;对智能化要变培训为培养,利用项目带动、到厂家脱产培训、技术交流、联合研发等培养智能化建设各级人才。建立一级管理日常“查、询、培、考”工作机制,使人员素质提升工作有章可循,每两个月至少安排1次专业培训。预防为主,加强应急管理。编制完善地面变电站的专项应急预案;每季度开展一次供电系统、主通风机系统在应急状态下的模拟演练,并做好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消缺。
榆树岭煤矿在机电运输、电力和新能源发展工作上细化任务、明确分工、抓好落实,统筹谋划,努力实现机电运输及新能源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