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夏天对于禚照卿来说,并没有感到炎热,因为他正深处在高考落榜的痛苦之中。刚满20岁的他,不知道何去何从,正当他躺在家里的土炕上黯然神伤的时候……匆匆回家的父亲告诉他:“你过两天去烟站上班吧,政府要发展黄烟产业,现在正缺人!”父亲的话扔下来,像一块石头砸在了禚照卿的心里,刚要争取复读机会的他,看着父亲已经累弯的脊背,想着两个年纪尚小的兄弟,他流下了不甘的泪水……
就这样,禚照卿带着满满的遗憾永远作别了校园,迷茫地踏上了第一个工作岗位,这时的他还不知道——这里将成为他最热爱的舞台。
图为禚照卿查看烟苗长势
苦心学技能
起初他的工作是一名门卫,身为高中毕业生的禚照卿开始有些不爽,但是他想起临行前父亲的叮嘱——不管干什么,都要好好干!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这份看似卑微的工作之中,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主动每天天不亮就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这种踏实肯干的表现让他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到了1989年正月的时候,他的工作有了变动,站长给他找了一位姓祝的师父学习生产技术。
当时的烤房还是土烤房,其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火管安装,每逢师父指导烟农时,他都会把其中的关键点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并在师父喝茶休息时,到烤房里测量主、支和末火管的间距、炉头、炉尾的高度等基础数据。有一次他认为学艺已成,毛遂自荐亲自给烟农支炉,虽然水平线整好了,火管堆砌完成了,就连最难搞得“倒虹吸”也装好了,可是衔接主管时的坡度低了,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被主户好一阵嘲弄。
禚照卿骨子里是个不服输的人,这次经历更加激发了他要完全掌握技术的决心,于是他总结教训,终于分析查找到原因——他把测量坡度的方法弄反了。经过反复尝试和总结,他发现常规支炉存在操作空间紧张的弊端,于是创新发明了“圈外内退法”,此法开阔了操作空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技术人员和烟农的一致认可。
在学习技术这件事上禚照卿从来不惜精力和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的公司年度工作表彰大会上,他站上了领奖台,捧在胸前的技术标兵奖状熠熠生辉。
图为禚照卿与烟农一起查看豆饼发酵情况
潜心干工作
“高站长,能不能让禚照卿做包靠我的生产技术员……”“像你这种第一次种烟的户肯定是禚照卿负责指导啊!”没等新植烟户刘金喜说完,方市烟站站长的高玉平直接回答道。
在方市烟站管片的植烟村里,不管是种烟的还是不种烟的,都听说过禚照卿这个名字,因为他的技术掌握最全面,指导最细心,服务最周到。
从走上岗位时的无奈,到现在的倾心投入,是源于内心对烟草事业的真挚热爱,这体现在他平时总是积极主动选择最难、最苦的工作去干,而且从来没有怨言。
2012年,农艺师王锡金率先提出转换育苗方式,攻关“漂浮育苗”,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有丰富育苗经验的禚照卿肩上。
试验要求每天测量8:00、14:00、22:00、2:00四个时间段的温度,每隔三天要检测水池水的PH值。为了更好地记录试验数据,他直接住进了育苗工场,住所是一个用篷布搭建的小棚子。现在他的腿部关节每逢阴天下雨都会疼,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
通过三年的多次试验,他们最终得出结论——影响漂浮育苗出苗率的不是光照,而是积温!再此理论基础上,他们创新发明了“移动拱架”和“二层膜保温”、“揭膜晒盘增温”等实用技术。
2015年,禚照卿受邀面向潍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从业人员讲授“漂浮育苗关键技术”,当他讲完准备起身的时候,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对一个技术人员最大的肯定。
图为禚照卿正在与青年员工交流技术知识
热心搞传承
经历了三十五年的奋斗与坚守,禚照卿获得硕果累累——发表论文15篇、专利成果23项、参与科技项目13项,荣誉证书摞在一起接近一米高!这样一份成绩单,已经足以证明自己的奉献与付出,如今已经53岁的他却没有因此停止前进的脚步,依然勤勤恳恳地耕耘在工作一线。
然而,最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一直主动热心地帮助年轻人成长!
农村有句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但是禚照卿从来没有这样想,他认为烟草事业是所有人的,发展也需要大家共同的力量,尤其对待年轻同事,他会主动向他们传授自己的技术经验。
“你看这是赤星病还是野火病?”禚照卿在田间用手指向一片病叶,一脸和蔼地问刚来的大学生张勇。虽然是本科毕业,但是毫无实践经验的他显然对烟叶病害知识掌握不够,张勇苦笑着摇头道:“师父,这两种病都是叶片结痂变干,您有没有辨别的诀窍?”“当然有,你看腐烂部分的形状……”禚照卿开始耐心地倾囊相授。
禚照卿不仅是“技术宝典”,还是一个写作爱好者,他的文笔以朴实细腻而著称,曾经获得过东方烟草报社授予的“山东省局系统优秀通讯员”称号。“一定要多学习,多写写东西,对提升自己很有帮助!”禚照卿经常这样提醒身边的年轻人。
年复一年,从禚照卿身边走过了很多年轻人,他们都换到了不同的岗位,很多人都成了烟叶生产上的骨干精英,有的已经成了他的领导,但是每当他谈起这些“徒弟”,总是满脸的骄傲。
作者:孙松、高玉平、李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