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薇
为着力解决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边界问题,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体系,中国二十二冶充分贯彻落实“四抓一控”工作要求,聚焦提升现代化管理能力,力争在业务能力上实现覆盖、在标志项目上展现风采、在经营指标上体现质量,确保各项专项行动取得预期成效。
发挥集采平台优势,加强“采购成本”管控
中国二十二冶全面贯彻落实中冶集团“5+5”专项行动及“五大行动计划”“五型五矿”的要求,紧扣采购成本管控主线,以“成本相关方”为突破口,细分采购管理环节,落实各成本相关方主体责任,搭建形成以采购成本为主线的采购闭环管理体系,拓展采购模式与集采规模,着力实现项目采购创效目标。
中国二十二冶充分调研分析各分子公司的实际情况,明确项目材料计划编制、审核的责任部门和管理流程,拓展账期采购模式,扩大平台集采规模;设定价格预警机制,确保采购成本处于受控状态,且可追溯。同时分阶段搭建形成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区域资源库,满足区域采购资源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阶段性的进行总结评价,总结管理经验并进行问题分析,优化管理模式,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确保采购成本在可控范围之内。
贯彻压力传导机制,提升“物资管理”能力
中国二十二冶充分贯彻落实“四位一体”压力传导机制,围绕“强基提质、效益再提升”工作主题主线,全力做好“物资管理”基础性工作。通过规范材料现场收发存管理以及推行现场标准化管理,结合建造合同成本报表使用,定期进行成本闭合分析,提升材料现场管理水平。
在管理制度方面,中国二十二冶组织各分子公司修订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制定管理手册,固化管理环节,及时完成宣贯。在现场管理方面,按标准化要求执行现场验收,形成验收记录;利用信息化平台,按要求及时办理入库手续;规范出库管理,据实出库耗料。突出项目经理、商务经理成本主体责任,落实超领超耗责任,防控供应量差、价差风险。在库存盘点方面,严格过程盘点,充分利用建造成本合同报表,分析可盘实物存货数据,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以入库单、出库单及其附件为主线,按月进行收集整理、装订成册,项目部结束后,及时完成资料移交工作。按月发布闲置物资清单,积极组织闲置物资内部调剂及外部调拨;利用专业拍卖平台进行网上拍卖处置,盘活资金,提高处置收益。
治理供应商欠款,压降“法律诉讼”风险
中国二十二冶持续加强对供应商欠款日常管理,组织开展欠款专项行动,建立定期督办和追责机制,分解季度控制指标,按照季度督办、考核、通报,规避供应商法律诉讼。对于未能及时支付的,督促主动与供应商沟通,做到事件处理有督办、有反馈、有落实,避免出现挂网督办、法律诉讼等事件。对发生供应商法律诉讼的单位和责任人严格执行追责处理,着力打造“诚信美誉二十二冶”。
中国二十二冶将继续注重管理效能提升,对管理进展及取得的成效情况持续关注,不断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