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湖南邵阳北塔区:探索“五管”模式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2022-05-19 来源:经济日报 未知   加入收藏

  68岁独居老人黄季旻一天不见出门,通过热心居民“报信”,楼栋长第一时间和社区党总支书记赶到老人家,发现老人摔倒在客厅后,立马送救,最后转危为安;社区网格员在日常查看居民微信群时,发现一条老人走失的求助信息,在核实信息无误后,社区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寻人,及时找回老人;洗刷碗筷、给老人喂饭、送餐上门,每当中午时分,“玖玖红”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便忙开了,只为老年朋友们能按时吃上一口热饭菜……这样温馨的场景在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新滩镇街道资新社区经常上演,这是北塔区深耕老龄事业、服务老年人群体、打造适老型社区的生动实践。

  试点先行,推进养老设施全覆盖

  据了解,北塔区老年人口数有1.95万左右,约占总人口的16%。而成立于2003年12月的资新社区,基本沿袭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原市棉纺厂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和家属区,拥有居民楼43栋1145户2657人,其中60岁以上人群占据总人口半壁江山,年逾七旬的居民近400人,是该市最大的改制企业社区和老龄化最为突出的社区。

  如何化解老龄社会问题、让老年群体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北塔区以资新社区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大胆探索社区居家养老之路,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思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按照这一思路,该社区打造了“党旗红+夕阳红”志愿服务品牌。“党旗红”助力物质养老,针对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吃饭难”“就医难”等问题,创建“玖玖红”老年食堂,为老人们解决就餐问题;建立“新滩镇街道居家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设立床位15张,使老年人实现“在家门口就医”;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康复照料、家电维修、法律援助等服务。“夕阳红”志愿者则从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开展服务,围绕传统节日,“夕阳红”志愿者组织开展了“浓情端午 与爱同行”“中秋佳节 团圆资新”“倡导敬老之风 促进文明和谐”等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乡情浓浓,寓教于乐,深受居民喜爱。

  社区85岁的独居老人陈奎秀,指着床上的棉被和被套,动情地说:“志愿者送来的,还经常来看望我,提醒我注意防寒保暖。现在的生活舒适又安心,还能跟邻居说说笑笑,真心感谢党和政府!”

  同时,该区民政局结合北塔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项目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公益组织邵阳市和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北塔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运营执行,为北塔区65周岁以上特殊老人进行一年四次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居住改善,让老年生活充满阳光

  近年来,北塔区结合当地实际,还把空巢老年人和残疾老年人的服务纳入到养老服务重点中,并有不少的创新和实践。

  今年68岁的范素云,属状元洲街道特困“三无人员”,常年一人寡居在一间土砖结构的小卧室。在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下,老人的小卧室旁多了一间约10平米的小屋,内设厨房及洗手间,还装上了热水器等。看着“新家”,范素云眼里含着泪水梗咽地说道:“以后洗菜、洗碗都是热水,再也不要去邻居家里洗澡了,感谢政府对我这么关心,你们就是我的亲人。”

  说起环境的改善,北塔区陈家桥镇同兴村的孙向阳也是满心感激。因重度二级肢体残疾,妻子患精神疾病,属重度一级残疾,两人均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北塔区按照要求对其家进行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工作,对屋前坪进行水泥硬化,并安装护栏。“感谢党和领导的关心照顾,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路不平而摔跤了,同时还享受了低保和其他待遇,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孙向阳激动地说道。去年,该区共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7户,还精准覆盖贫困残疾人康复辅具适配服务、发放贫困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等,着力解决残疾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力推动该群体同步小康。

  同时,该区部分街道还为辖区内的留守、空巢及特困老人配置了智能呼叫器,老人按键呼叫,志愿者免费提供各项服务。并全面建立了居家探访制度,利用“留守(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台账,定期对空巢、留守、失独老人实施居家探望,并邀请他们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看书、下棋、打牌、按摩等服务,让他们的老年生活充满阳光。

  目前,该区已建成5个养老机构、5个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5个社区级养老服务中心、5个村级养老服务设施、3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街道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区养老服务监管指导中心、中驰第一城区养老服务驿站、新滩镇街道居家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已通过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验收。

  集中照顾,温暖送到老人心坎上

  整洁的房舍、精美的墙绘、舒适的凉亭……在北塔区茶元头敬老院里,老人们在护理员的陪伴下,围坐在一起聊天,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今年86岁的胡华虎,是最早一批住进茶元头敬老院的老人,入住至今已有17年。他高兴地说:“自从敬老院改造后,不仅墙壁、瓦面翻新了,而且装上了空调,生活环境更好了,我们在这里过得很舒服,感觉很幸福。”

  茶元头敬老院目前居住的老人有13名,其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60岁。去年4月,敬老院完成提质改造工作,翻新了院墙,建造了凉亭,每间房间都安装了空调、无障碍马桶等,还升级了消防设施,居住环境变得整洁明亮、安全舒适。除了改善硬件条件之外,近年来,敬老院的管理、食堂、保洁、护理等服务水平也逐步提升,这里成为了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快乐的温馨家园。

  茶元头敬老院是北塔区落实孤寡老人集管措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孤寡老人的生存生活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各界关注。北塔区积极创新模式,按照愿住尽住原则,将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措施的五保老人纳入敬老院进行集中管理照顾。除了为老人提供衣食住方面的照顾,相关部门也十分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在每年春节、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到来之际,组织举办相关活动,如春节为老人做团圆饭、中秋送温暖等,让老人切实感受到温暖不孤单。

  线上“点单”,足不出户享受线下服务

  “喂,您好,这里是北塔区养老服务呼叫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小尹啊,我是田江街道的李奶奶,我需要理发,能有工作人员来理发吗?”“接单”后,该中心工作人员便带上理发师在约定时间内上门为李奶奶提供理发服务。

  通过北塔区养老服务呼叫中心,李奶奶只需一个电话便能进行线上“点单”,足不出户享受线下服务。“李奶奶,看看还满意吗?”工作人员将一面镜子递了过去,“满意满意,太好了,谢谢你们!”李奶奶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很是开心。

  北塔区养老服务呼叫中心是北塔区养老服务监管指导中心的一部分。北塔区养老服务监管指导中心是响应该市开展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于2020年9月在北塔区民政局的领导下选址建成,共两层,设有北塔区养老服务监管平台、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养老服务呼叫中心、老年书吧、书画室、手工室、棋牌室、摄影娱乐展示墙、老年人作品风采墙、养老服务文化墙、志愿者服务岗等多功能服务区。

  截至目前,该中心共有239个联网设备,覆盖了北塔区6个老年人集中生活区域,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备案记录已达2000件,各功能区服务老年人约8000人次,开展各类为老服务上百场。北塔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将联网设备进行全区覆盖,并将为近300名特困老人戴上智能手表,进行24小时‘保姆’式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优质、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健康养老,“医养结合”晚年生活更舒心

  “医养中心是我家,如今养老全靠‘她’,来此住宿一年半,逢人就把‘她’来夸,地理环境选得对,有山有水又有花(园),医护人员个个棒,服务态度顶呱呱……”这是居住在邵阳市中医医院北塔院区医养中心(以下简称:北塔院区)的94岁老人简立华为表达心中暖意,于去年年底特意写下的打油诗。

  简立华是一位退休老干部,入住北塔院区已经两年了。这两年在北塔院区,他过得很舒心,每天上午看看书,读读报,下午和这里的室友打打麻将,聊聊天,逢人就说:“这里有公寓式单间、空调、电视机、无线网络、独立卫生间、暖风机、单独洗衣机、活动室等等,真是感谢党和政府啊,我就在这里安度晚年了。”

  近年来,北塔区持续深化养老和医疗的资源整合,北塔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与邵阳市中医医院实施战略合作,共同成立了北塔院区,以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满足社会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便利的医疗服务,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舒心更多彩。

  北塔院区位于北塔区资江二桥北段,为有利于智慧养老,特对原楼房严格按照适老化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在内部设计上,设有起居室、活动室、康复室、养护站等功能区域,同时完善无障碍设施、24小时实时监控、中心供氧、呼叫系统等硬件设施,除了采用24小时监控系统、呼叫系统外,更已经实施无纸化网络办公,将入住老人的健康档案电子化,方便调阅。

  2022年,在北塔区民政局的积极努力下,该区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2022年度项目建设库,获得国家2022年社会事业专项债券5000万元建设资金,是全市唯一获得国家养老服务专项债券的县(市、区)。该项目总投资为1.03亿元,将改建17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涉及老年养护、康养服务、营养食堂、老年活动室等配套功能,以进一步增强北塔区养老服务功能、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提质升级,极大提升该区养老服务水平,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成为全市养老服务标杆和品牌。

  今年,北塔区在全区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辖区内65周年以上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均可申请。此项工作旨在改善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环境,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退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下一步,北塔区民政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关注困难老年群众的安危冷暖,切实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困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许丽慧 袁光宇 胡梅 谭贤超 肖新良)


0
上一篇: 风力、温度等都是基本需求,卡萨帝却在强调舒适
下一篇:“山货上头条”乡野开播溯源,当地人进入官方直播间推荐家乡品质农货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