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为了进一步普及科学用眼知识,提高青少年眼健康水平,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视光科主任范春雷为大家分享青少年近视防控知识,助力家长及青少年提高爱眼护眼的意识和能力。
在我院视光科门诊中,经常会碰到家长问:“学校视力筛查时发现,孩子一只眼睛近视,但另一只眼睛视力正常,但孩子说能看清黑板,是不是可以不戴眼镜呀?”
范春雷主任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双眼视力差距大是屈光参差的典型表现,建议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了解孩子目前的确切屈光度数,以便采取下一步的矫正措施。
什么是“屈光参差”?
范春雷主任介绍,屈光参差是一类特殊的屈光不正,几乎所有人的屈光状态普遍存在一定的差异,完全一致者很少见。
一般来说,在眼睛发育过程中,远视度数不断减小,而近视度数不断增大。若两眼屈光的发展进度不同,就可能引起屈光参差。
屈光值相差25度,可使两眼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相差0.5%,而两眼视网膜像的大小相差5%是我们最大的耐受限度,即两眼的屈光参差最大耐受度为250度。当屈光参差大于250度,就会影响患者的视功能。
屈光参差有多种类型,可表现为以下六种:①一眼正视、一眼远(近)视;②两眼均为远视或近视,但程度不等;③一眼远视、一眼近视;④一眼正视、一眼散光;⑤两眼为性质相同的散光,但程度不同;⑥两眼分别具有不同性质的散光。
屈光参差有哪些危害?
范春雷主任表示,屈光参差对眼睛的发育存在很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眼睛易疲劳
以左眼正视,右眼近视300度的情况为例。若没有及时对这只近视的右眼进行矫正,它所看到的画面是模糊的,而好的左眼看到的画面是清晰的。双眼画面清晰度不同,会产生融像困难、复视现象,出现眼睛酸胀不适等视疲劳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眼睛干涩、流泪、头痛、晕眩、恶心。而且在判断距离、角度时可能会存在偏差,步行或开车时,容易危害到自身安全。
(2)形成弱视
患有屈光参差的儿童,观察物体的时候,一只眼较清晰,另一只眼较模糊,甚至两只眼的视力都相当模糊,所以容易形成交替视力,一只眼看近,一只看远。且由于屈光不正的度数存在差异,两只眼视网膜上的物像的大小也存在差异,大脑皮层的融像功能受到不良影响。如果相差5%以上,则两只眼的物像不能融合,大脑皮层会主动抑制物像比较模糊的一只眼,屈光不正度数比较大的一只眼就会发生弱视。这类弱视称为屈光参差性弱视。
(3)重度屈光参差易造成斜视
当大脑无法把两个清晰度不同的物像融合为一时,大脑主动抑制视力较差那只眼的视觉发育。如果一只眼睛长期“视而不见”,那么孩子就可能丧失立体视觉。若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疗,久而久之较差的那只眼睛就可能发展为斜视。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例如当一眼注视正前方目标时,另一眼却偏离目标,两眼无法协调配合。斜视除了在外观上影响美观,还可能给孩子的心理健康蒙上阴影,造成其孤僻、自卑以及反常的心理。
得了屈光参差该怎么办?
矫正屈光参差最为常见简单的处理方法是验配眼镜。
儿童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对框架眼镜能较好地接受。如果两眼度数相差太大,框架眼镜物象的大小在大脑不能融合,患者对框架眼镜会不能耐受,此时可以考虑使用角膜塑形镜(OK镜)来矫正。
角膜塑形镜属于接触镜,戴在角膜表面,因此其物像大小接近于正视眼,并且在眼球转动时不产生棱镜效应,因此角膜塑形镜能矫正中高度的屈光参差。
此外,对于屈光参差的患儿,一般还需要同时辅以双眼视觉功能训练及遮盖治疗防止斜视和弱视的发展。
对于成年屈光参差患者,也可以考虑通过激光手术或ICL晶体植入手术来进行矫正。
范春雷主任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尽早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才能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眼健康问题进行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视光科主任范春雷,是北京医学会小儿眼科学组委员、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委员会(IAOA)委员、日本美尼康株式会社RGP培训基本讲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小儿眼科与视光学组委员,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0余年,是较早运用角膜塑形术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发展的专业眼科医师之一。在近视防控、斜视、弱视、屈光不正诊治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有上万例的角膜塑形镜成功验配经验,深受患者家长信赖。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资格认定机构)、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北京市三级眼科医院、异地医保实时结算医疗单位、朝阳区视力残疾康复指导中心、是全球60余家保险公司健康险直付机构,为50余家大使馆及多所外企、国际学校提供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