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阳
坚持精益求精的品质,学习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体现出劳动者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的高尚品德,是新时代劳模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建设质量强国和文化强国的需要。
精益求精是对品质的坚守,是改善供给质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追求,只有不断自我革命、对标先进,才能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产品服务质量, 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我们要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突破自我,在不断蜕变中成就自我;要牢固树立起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力争在各个任务和项目中交出更高品质、更高质量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