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丹 平煤股份四矿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社会实际,围绕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其次探讨了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高质量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高质量发展
引言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发展,而文化的繁荣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文化也是国家发展源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我国人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文化的要求也日益急迫。目前的群众文化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因此,就应该积极建设基层人民群众文化,确保基层大众文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此来推进我国的高质量发展。
1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
一是地域性。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多是结合当地的风土习俗、人口结构、地理位置等具体情况开展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这些具有地域性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的文明表现,经过岁月沉淀、历史传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创新性。创新开展适合地方、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作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加强相邻辖区间的沟通与互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活动开展形式,激活了地方文化潜力,拓展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2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高质量发展
2.1强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重视程度
要想做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工作,相关部门就应该提升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引领人民群众建设出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新时代背景下,工作人员应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置于经济建设同等地位,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我国的实际的发展情况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创新工作方法,以确保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实施。由此可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视程度,才能够为人民群众建设出更加符合他们需求的基层群众文化。同时,也能够提升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2完善基层群众文化人才引入机制
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最核心路径之一就是完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人才体系。第一,不断提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完善薪酬体系,通过创建具有梯度的奖惩体系,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例如,对于部分具有较高贡献的文化人才,要对其给予持续性激励,使其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也能有效吸引青年人才加入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第二,大力实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专家学者也能主动走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队伍当中,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具体的指导工作,促使有关人员不断学习,完善自我。除此之外,也要意识到走出去的重要性,要主动派遣优秀人才到经验丰富的地区,主动学习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经验,在丰富自身工作经验的同时,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2.3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一是把文化活动的选择权交给群众。坚持以群众为主,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差异性和变动性,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组织策划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初期,采用“菜单式、订单式”的创新服务模式,把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选择权交给群众,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服务群众,使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更贴合民意,进而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建立“部门牵头、赛事牵引、政策激励、群众参与”的活动机制,组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团体,例如社区乐队、文化俱乐部、歌曲团队等。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做好传统与现代、知识性与趣味性、文化与创新相结合,开展文艺宣讲、唱歌大赛、书画沙龙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开展的当下,有关人员一定要加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力度,这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不仅能够提升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还能真正满足群众的实际利益,为我国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并有效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基层做起,从文化建设做起,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陈卉卉.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J].参花(下),2016(11):159.
[2]李长国.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探讨[J].中华辞赋,2018(07):11.
[3]查英姿.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商业故事,2016(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