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包容审慎监管,黄冈市烟草专卖局立足预防为主、轻微免罚、教育普法,推行“软”执法模式,在执法中体现普法,在普法中实现管理,汇聚为民普法“硬”力量。
“首违轻微不罚”,更有温度
“确实是我学法、守法意识不够,这次初犯、下不为例。”经营卷烟不到三个月的零售户陈某诚恳地说到。
为准确把握立法本意,全面贯彻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要求,黄冈市烟草专卖局充分征求广大烟草零售市场主体意见建议,组织修订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及标准。
新的办法在坚持“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及时改正”三个认定标准的基础上,对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未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设置相关禁止销售标志,不及时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变更手续等4项违法违规行为,明确了“首违轻微不罚”的具体适用情形、具体标准,并采取行政指导、建议、责令改正等非处罚性手段,教育引导卷烟零售户自觉守法、依法经营,主动纠正违法行为,避免粗暴式、简单化“一罚了之”。
从2022年4月份实施新规以来,该局已办理涉烟“首违轻微不罚”案件17起。“以前我们内部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每次满意度调查都要扣分;现在推行‘软’执法,零售户满意度大大提升,配合意识和守法意识更强了!”
“实施首违警告、轻微不罚等措施,是顺应法治精神的合理包容,让行政相对人更能体会到法治温情,促进自我行为约束,从而更加主动地提升守法自觉性。”该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送法代罚”,更暖民心
“太感谢了,我还以为这些烟再也收不到了,你们还亲自送过来,真是为群众办实事……”该局管辖区域内某铁塔工地的余师傅操着浓厚的外地口音,激动地说。
余师傅是贵州人,是一位在大别山深处中架设铁塔的农民工,平时偏好吸食家乡卷烟,特意委托朋友寄来4条卷烟供自己消费。
几天前,烟草局执法人员联合邮政管理人员对某物流寄递网点进行例行检查,根据“邮寄卷烟、雪茄烟每件以二条(400支)为限”的规定,依法对超规定限量邮寄卷烟的两个包裹进行了先行登记保存,而包裹的收件人正是余师傅。
得知自己“一不小心”违反了法律法规,身处深山中的余师傅一时着急得没了主意。没成想,晚上8点多,烟草的执法人员就上门了。原来,执法人员了解到余师傅所在的工地位于大山深处,出行不便,便带着被先行登记保存的卷烟,跋涉数十公里,亲自送到余师傅手中,并向他和在场工友宣传了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他们最近的卷烟零售点位置,如果有任何消费需求或者帮助可以及时联系,受到在场30余名工友的连连好评。
“法为民而治。我们要坚持尺度与温度兼顾、处罚与教育相融合,努力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该局执法人员说到。
下步,该局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指导,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让群众成为行政执法的“阅卷人”,把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作为提升执法、加强普法“硬实力”的“必修课”,撑起法治为民的“软服务”。
(王松林)
备注(点击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