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企业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路径

2022-06-06 来源:华夏小康网 未知   加入收藏

  作者:冯聪聪 商丘裕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 商丘476000

  摘要: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趋势下,促进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然而,在各个行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可持续的工作。就工作性质的契合性而言,双方可以同时前进,这是双方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基础。党的建设有完整的制度和完善的工作计划,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企业党建工作中,人才的培养也可以成为党建的核心,可以作为开展活动、创新和丰富党建形式的内容。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企业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企业党建与人才培养的有融合路径。

  关键词:企业党建工作;人才培养;有机融合路径

  引言

  当前,企业党建人才培养工作已初具成效,党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其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但是,在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梳理中也发现,有的党建工作者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整体发展需要,为此,本文着力探讨企业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路径。

  1企业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1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灵活性差

  电力企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把权力下放给个人,不能很好地培养党建人才。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模式不灵活,极大地阻碍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问题。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在党建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统一的工作模式,没有独立培训和精英人才培训,导致大多数人才掌握了公司固定的工作流程,却没有专业党建人才。可见,党建人才培养缺乏灵活性。

  1.2企业与高校之间缺乏校企合作项目

  目前,我国企业在党建人才培养方面还不是很完善。在党建人才培养方向上缺乏校企合作,甚至很多企业根本没有校企合作项目。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大多数校企合作基本上都是面向研究生和即将毕业的学生,因此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党建人才培养计划,导致我国优秀人才短缺,企业党建人才储备不足。

  2企业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路径

  2.1开拓创新并改进工作方式

  年轻人才思维活跃,他们的理念和价值观是独立的、多变的,容易与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发生冲突。但目前大多数企业青年人才党建工作的领导方式仍停留在泛化的统一行动上,缺乏创新和亮点,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党建管理观念的落后将导致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而失去其核心竞争力。针对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深入分析青年人才的多元化理念,通过深入基层,找到青年员工的需求取向和问题取向,用开放的思维加以解决探索更多创新的工作方式。党的建设要在创新完成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引导青年人才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创新工作方法不仅要体现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更要体现在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上,全面引领青年人才的发展和建设。

  2.2完善党组织人才培养机制

  在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上,要依据企业在实践方面的发展方向,构建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效率,通过系统化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提高企业党组织人才的业务水平。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应选择可促进企业党组织人才职业发展的技术培训内容。除人才培养机制的系统性之外,还应保持人才培养机制的动态化。依据企业各个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以及各个阶段性目标,调整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在被培训者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理论知识后,为其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性党内人才,以此为企业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及结构调整提供保障。同时,拟订企业内训师管理办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进一步明确业务合作单位人才引进标准,激发员工自学、考证的动力,培养企业内部人才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养水平,进而提高企业党员队伍整体知识文化水平。除了提高企业党员整体文化素养外,还应注重针对企业从事的专业领域内拔尖人才的塑造,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选拔人才前,企业人力部门应从技术、营销、管理三个方面展开党内职工发展情况调查,充分掌握企业党员能力等相关信息,对于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给予相应的关注,并对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进行合理调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在党内建设的作用。同时在党内基层职工中开展CCS专家、专业技术骨干的推荐选拔,在此过程中原则上应打破传统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着重挖掘隐形人才,积极培养各个部门的有生力量。

  结语

  由于当前部分企业党建工作中忽略了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设,导致培养模式灵活性差、缺乏校企合作项目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路径进行阐述,以期为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连晖钰.建立健全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体系,实际效果及改进措施实践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461(3):217-218.

  [2]李娜.企业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J].现代企业,2020(2):45-46.

  [3]张玉珍,李丹.探究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的共生效应[J].消费导刊,2019(7):240.


0
上一篇: 白银利好不断 国城矿业发展或将再上新台阶
下一篇:央企担当!中国二十二冶援“沪”抗“疫”收获多方感谢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