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我咋那么傻哦!差点被冒牌的‘便衣执法’给‘哄骗’了。”5月8日,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玉皇庙街青华超市老板王青华(化名)激动地给到访的烟草专卖执法人员讲述那天的一幕幕时,仍心有余悸。
王青华回忆道:“那天上午九点左右,店里走进两名中年男子,自称是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其中一男子拿起一条卷烟左右翻转、上下查看,随后告诉俺卷烟有问题,需要带回去做检测。”
“我咋没看到过你俩呢?你们也没穿工作服呀?执法证怎么没亮呢?”王青华当时也有些疑惑。
“五一节后,我们正在开展市场暗访,今天我是便衣执法。”他俩说话间便自顾查看店内其它卷烟。
“俺这几条烟都是你们烟草公司送过来的,不可能有问题,你是不是看错了?”王青华一向守法经营,对该男子的话依然不信。“随后,他俩指着卷烟“比划”“查验”,告诉俺包装和颜色等不对之处,并煞有其事地环顾四周、打量店铺环境,转移俺的注意力。”
“会不会是你的烟被人调包了?”王青华见其动作娴熟便不再起疑,而且这个店铺一直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经营,有时生意好、商品缺货的时候,也会让客人在店里等着,自己进后面仓库拿货,对方说的“调包”情况很有可能发生。王老板急忙打开了烟柜,请他俩帮忙检查其他卷烟。经他俩一番“鉴定”,又“查验”出3条“假烟”。 “虽然你不是故意卖假烟,但是你确实在售卖假冒商品,按照烟草专卖法有关规定,我们还是要对你进行现场处罚,否则会对你今后的经营、信用造成影响。”他俩“一本正经”地“威慑”王青华,最后双方达成了“罚没”卷烟4条的“口头协议”。事后,王青华感觉有点不对劲,赶紧给辖区客户经理张斌打电话核实,还是被骗了。
“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冒充‘烟草专卖人员’诈骗的,防不胜防,我要赶紧提醒其他商户警惕此类骗术!”王青华随即在客户微信群发送防诈骗提示,现身说法。
“他俩到俺店里说节后正在进行暗访,从俺的店铺拿了几条烟,说有问题,要带回局里去鉴定。我都是烟草公司进的货,怎么可能是假的?俺正要打电话给客户经理核实,这俩‘烟草执法人员’马上找借口走了。”而同一条街道的三金超市老板张鑫(化名)就幸运多了,就损失了几瓶水,他说道。
“我看他俩很面生,就多问了一句有没有证件,他们没说话就走了。”街西头零售户孙娜(化名)很有反诈防诈意识,一针见血识破了他们的诈骗伎俩。
“提醒广大零售户,最近诈骗案件多发,咱零售户一定提高警惕,如遇到此类事件,一定要求对方出示相关工作证件;其次,按照法律规定,检查必须是两名(含)稽查员以上才能进行,还可拨打监督举报电话12313查询、举报;另外,发放的明白卡上,写有片区的稽查员、市管员、客服经理的姓名和联系方法,也可拨打核实;最后,对形迹可疑的人员,请直接报警处理。”得知情况后,通许县烟草专卖局高度重视,立即行动,迅速组织工作人员在客户服务微信群里广而告之,及时止损。
“如何判断进店检查的是否为真的执法人员?”通许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在客户服务微信群里认真详细地给全县零售商户进行反诈防诈知识宣讲。“一看‘执法程序’是否规范。 凡是到零售客户店里进行检查,必须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同时到场,并先表明身份并出示执法证件;如果确需暂扣卷烟,须填写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一份交给当事人。二看‘执法人员’的举动是否可疑。 执法人员是相对固定的,经营多年的零售客户朋友一般都比较熟悉。真正的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时,表情都比较自然,骗子则心怀鬼胎,难免神情紧张。”
“通过身边发生的几个案例,尤其是咱烟草局讲的这些防诈骗知识,很有用很有帮助,以后咱们要时刻提高辨别能力,防止自己的利益蒙受损害。”通许县上海路北段路西东湖购物广场老板王会忠在群里感慨道。
“以后遇到陌生的烟草局内部员工,咱们一定要询问来者是否有相关证件,看清证件上的印章及具体信息,别到时候‘引狼入室’啊!”通许县解放路北段路西豫东超市王玉东说道。“不管是谁来,咱问清楚来者目的,烟草公司一般只了解客户的销售情况、库存情况、市场信息等,一旦牵扯财物,咱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李鬼’‘李逵’分不清。”
下一步,通许县烟草专卖局将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反诈防诈活动,提供优质服务,时刻为客户敲响警钟,增强防范意识,为保护好客户财产安全出谋划策,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筑牢反诈“防火墙”、守住商户“钱袋子”。(李爽)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绿色金融助推绿色发展 平安养老险发布行业首份绿色金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