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塘前乡地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冠豸山后麓,近年来,塘前乡以发展知青文旅、研学教育、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为重点,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振兴乡村的路子。
党建联建,抱团谋共赢
塘前乡紧紧抓住党建工作这个“牛鼻子”,以“冠豸山下党旗红”活动为引领,深入实施“近邻”党建,创建“豸下莲乡”党建联建,成立“豸下莲乡”党总支,采取“村村联建”“村企共建”“村单位结对”三种模式,将6个村“牵手”在一起,通过整合资源,推动强村带弱村、后进村跟先进村,解决农村发展资源不均、动力不足等突出短板。
在“豸下莲乡”党建联建的推动下,水源村和塘前村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村财收入达50万元以上。各村党支部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构建出“组织共筑、资源共享、产业共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图为塘前乡水源村打造的思源桥、莲苑乡村文旅项目。蓝坤祥摄
以文塑旅,游客留得住
文旅以“文”为根,才能留住游客。塘前乡充分利用地方古建筑资源,旧宅今用,打造特色文化展厅,如“文明有象”文化展陈馆、奖状陈列馆、知青文化陈列馆等。同时以“莲”文化为依托,投资3000余万元,将20多口臭水塘和村内不便耕作的深水田进行清理改造,引进10余个荷花品种大面积种植荷花,建设“荷韵新塘”景区。
图为经过修复打造成的奖状陈列馆。张千惠摄
文旅项目的开发,让祖祖辈辈以耕作为主的塘前人靠经营文化项目、旅游、餐饮、农特产品种植销售,增加了收入渠道。塘前乡古民居开发开放后,就近安排了近10名农民作为保护人、保洁员兼解说员,让“农民”变“馆员”。位于水源村的儿童游乐、漂流、烧烤等项目,放艇员、救生员、巡查员等岗位需求解决了当地20多人的就业问题。
融合农业,产业富村民
过去,塘前乡民以种植水稻、甘薯等作物为主,但由于区域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灌溉季节缺水,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16年6月,由烟草援建的石槽坑水库开工建设,历时5年多建成,水库投入使用后,日供水量达到1500吨,满足了塘前乡和揭乐乡7个行政村1.1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需求,同时解决了9427人的生活用水问题。
图为烟草援建的石槽坑水库。沈清智摄
改善了用水问题,村民发展种植产业就有了底子,在抓好烤烟生产、水稻、地瓜种植等传统产业基础上,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打造休闲农业样本。2022年,全乡创社会总产值6.38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
如今的塘前乡成了附近火爆的乡村旅游景点。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村子变美了,村民生活富裕了,幸福指数不断升高,呈现出农村美、农村强、农村富的塘前新景象。(蓝坤祥)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对谈丨达因药业总裁杨杰对话年糕妈妈李丹阳:育儿就像一场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