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渐起,阳光慵懒的照射辛勤翻耕的人民身上,不远处,一个高大的身影在烟田间不停穿梭。这是来自郴州宜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廖尧,此刻的他正在仔细查看烟农翻耕情况。自2013年从部队退役进入烟草行业以来,廖尧在烟叶生产的一线岗位上默默耕耘,用军人的坚韧和执着,为烟叶生产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十年来,他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始终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春去秋来,汗水滴到田间地头,化作滋养烟叶生长的养分,脚步走过烟田,丈量出烟农的致富路。
从自律的“优秀士兵”到合格的“烟叶技术员”
2013年,脱下军装的廖尧进入宜章烟草,正式成为宜章烟草的烟叶技术员。烟叶技术员是烟农的“提醒器”,要在不同时间节点提醒烟农开展翻耕、移栽、培土等工作。除此之外,对烟农来说,烟叶技术员就像“百度百科”,任何问题一经搜索,答案应该立刻浮现眼前。初入职的他,距离成为一名合格的烟叶技术员还有很远的距离。烟叶生产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必须将烟叶生产全流程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更好地服务、指导烟农。为此,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一万个小时+一本笔记本”的计划。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一本笔记本记录他成长的轨迹。
“‘兵小伙’,今天也这么早就来了!”从部队回来的他,身上还夹带着铁血气息,每天7点,他都会跑步到烟田查看烟田长势,并与陆续到来的烟农进行交谈,在他日复一日的坚持下,烟农送给了他一个亲切的称号“兵小伙”。
“烟叶分级,首先要去除青、杂烟叶,再来进行分部位、分等级。”为了学好烟、看懂烟,每天关秤之后,廖尧总会到烟农家中,与烟农交流并帮助其进行烟叶分级。起初,站长需要在旁边一一指点,一周过后,廖尧便可以独立进行分级。“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就是他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写照。除了技术问题,语言问题对他来说也是一大难题,本地烟农多数都是使用方言进行交流,操着一口普通话的廖尧总是感觉难以融入烟农的“圈子”。为了尽快入乡随俗,他主动要求本地同事使用方言与其交流,主动模仿练习宜章方言,同事和烟农将他所说的方言评价为“不伦不类”。经过一年的沉淀,他的方言逐渐“地道”起来,烟农对他的称呼也由“兵小伙”逐步转变为烟叶技术员“小廖”。
从随叫随到的“小廖”到全面全能的“老廖”
成长无捷径可走,唯有一份热爱、一腔热血和“十年如一日”的定力,才能实现“小廖”到“老廖”蝶变。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廖尧不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是成了烟农们信赖的“小廖”。他的身影常常出现在烟田里,指导烟农们进行烟叶种植、管理、采收和分级。提及“小廖”,烟农总会竖起大拇指“小伙子用心、用情、用力!”
“用心”体现在他的入细入微、关怀备至,手机24小时不关机。烟叶生长周期较长,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差,对烟农来说,烟叶生产情况的好坏,关乎他们一年收入的多少,不到最后一刻落袋为安,一刻也不敢放松警惕,这也意味着他们可能随时需要烟叶技术员的指导帮助。特别是新烟农,因为经验不足,更加小心翼翼,动辄一个电话就咨询半个小时,廖尧对此表示非常理解,为了给足新烟农底气,他化被动为主动,每天主动询问新烟农烟叶生产情况,在一道道通话中,陪伴着烟农的成长。
“用情”体现在他的真诚奉献、全力以赴,全年365天不打烊。农业半边靠天吃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3年4月中旬,廖尧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一名汉子带着哭腔嘶哑地倾诉道:“老廖,天老是不下雨,我的烟才长了十片叶子就早花了,这可怎么办呐!”在了解情况后,廖尧得知,来电的是宜章县白沙镇的烟农小邓,头一年种烟的他遇到了早花,眼瞅着烟叶收成的钱可能大幅缩水,把他急得手足无措。烟农种烟,信心最为重要。廖尧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开车赶到他的烟田,仔细查看烟叶生长情况。“不要着急!早花我们有办法处理的!”廖尧耐心的从打顶选育优质烟杈、培土、追施烟草肥、病毒病防治,全方位的制定了早花补救措施并全过程现场跟踪指导。在他的全力以赴下,4月底所有烟田恢复了正常生产,小邓给了廖尧一个大大的拥抱“好兄弟!真的太感谢你了,没有你的话今年肯定挣不了那么多钱!”对廖尧来说,烟农的笑脸就是他最大的收获。
“用力”体现在他的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砥砺10年实干不停步。在烟农们的眼里,廖尧已经成了全面全能的“老廖”。日复一日的实践学习,时长早已超过一万小时,笔记本上的褶皱见证了他的努力。他不仅熟悉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对烟农的需求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他能够及时预测和解决烟叶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烟农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是烟农们的贴心人,也是烟叶生产事业的中坚力量。在这十年间,廖尧与烟农们一起扛过了洪灾、旱灾和冰雹等自然灾害,他冲在前、战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片真心怎会辜负,2017、2022年分别被宜章烟草评为“先进个人”,2019年,因其在鲜烟分类工作中表现突出,单位特对其进行表彰通报。
从敢挑重担的“急先锋”到主动请缨的“救火员”
敢拼敢闯、敢挑重担是廖尧身上最显著的标签。2022年,宜章烟草白沙镇面临着烟农信心不足,烟叶规模不稳的局面,在局领导的安排部署下,廖尧承担起“救火员”的职责。他深知,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但是共产党员的身份时刻提醒着他,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廖尧义无反顾,迎难而上,踏上了“振兴白沙烟叶”的道路。
一到白沙镇,廖尧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走访烟农,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他发现,烟农们对烟叶生产的信心不足,主要是因为技术不过关,缺乏有效的指导。于是,他决定从技术培训入手,帮助烟农解决实际问题。他组织了多次技术培训,从烟叶种植、管理、采收到分级,他都亲自授课。在培训过程中,他注重与烟农互动,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掌握烟叶生产的关键技术。同时,他还积极与烟农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从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摘、烘烤和收购进行全程跟进,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白沙镇的烟叶生产逐渐走上了正轨。烟农们的信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023年对廖尧来说,是艰苦奋斗的一年,对白沙烟草站而言,是蜕变进化的一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8月10日开秤至9月19日收购结束,白沙烟草站打赢了这场翻身仗,从去年烟农户均收入的18.67万元突破到27.03万余,同比增加8.36万元,成为全县第一个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关秤的站点。在县公司组织的烟叶收购工作满意度调查中,白沙点以100%的满意度拿到了满分。白沙收购点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全市倒数第一名到综合评价全县第一、烟农满意率全县第一的蜕变。现在白沙点烟农提到廖尧同志都会说一句:“他是白沙最好的一任站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一路走来属实不易。
披荆斩棘十年磨一剑,上下求索初心终不改。走进烟田里,廖尧正在拿着尺子丈量着田垄的距离,十年时光打磨了一个优秀的烟叶技术员,培养了一位优秀的站点负责人,见证了一名共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风雨历程。此刻的廖尧,正在翘首以待,奔赴下一个黄金十年。(孙韬)
推广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资阳市教体局及空港投资集团领导一行赴学大教育调研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