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前生产攻坚期间,设备长时间高速运转,故障频率有所增加。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预防电气维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湖南中烟长沙卷烟厂卷包车间卷接预防电气组有一对由 70 后与90 后组成的“黄金搭档”,他们一位是厂级“生产标兵”杨波,一位是长沙市“百优工匠”周锦。他们因工作结缘,心怀匠心,潜心做事,高效合作,为现场高质量生产保驾护航。
图为杨波与周锦正在观察设备数据(刘军建摄)
杨波,卷包车间技术维修班的一名电气维修工,戴着黑框眼镜,一头灰白色的头发。“技术强、爱分享、有点抠”是很多同事对他的印象,他的技术水平在卷包车间是有口皆碑的,车间各种卷接设备了如指掌,无论是故障的诊断还是设备的维修,他都能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有效地解决问题。他走到哪里都喜欢带上钢笔,当有人向他请教设备问题或者排故方法时,他都会细细道来,当讲到重点、难点时,就会拿出钢笔在纸上写出来,画出原理图帮助同事更好的理解。
对于知识和经验的分享他总是这么“大方”,可是对待备件就显得“有点抠”。当设备维修发现电机故障,更换解决后,他会仔细检查电机情况,看看能不能自己去修复,有时通过他的维修用两个轴承就能让电机重新稳定工作;当检测系统发生故障需要更换调整时,他也会在维修后检查检测系统的结构,发掘故障点,能修就修,不能修找技术员想办法修。通过他的针对性维修,很多零部件都能“起死回生”,每维修好一个组件或零部件就意味着能大大节省备件成本。大家都夸他技术好时,他只是淡淡地说:“能修好一个是一个。”
在生产现场看到杨波时,你总能发现他身旁站着一位憨憨的圆脸眼镜男生,温和的脸庞上总是挂着专注的神情,他就是大家口中“独具匠心”的卷烟工匠——周锦。
作为电气维修“新生代”,他总是在不断学习新设备、新知识的过程中,把所学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目前工厂正在运用的设备程序有倍福、西门子等多种工控系统,周锦都能熟练掌握。在他的电脑笔记本里还能看到很多软件和资料,在遇到设备疑难杂症时,他的新办法总会在其中贡献一份力量。在对新设备、新技术消化好后,他也会进行总结分享,制作成“ OPL一点课”和教案,方便大家共同提升。
无论是学习先进技术,还是设备维修,周锦都有着一股子“钻劲”。有一次,设备维修闸辊电机故障,更换时发现电机在设备内,位置有点“刁钻”,当其他维修人员还在尝试如何取下电机更换时,周锦就已经找到了一个好的角度,钻到设备里面去了。回过头来赶紧说:“把工具递给我,我在这个地方可以弄。”就这样周锦顺利完成了电机更换,设备正常后,大家也笑着说他是一个“灵活的小胖子。”
杨波和周锦,这对卷包车间卷接预防电气组的“黄金搭档”,他们合作默契,互补长短,用精湛的技术服务现场。他俩既是同事,又是朋友,他们在工作上共同学习进步。杨波在设备维护保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周锦则熟悉各类新系统、新工具,他们在工作中相辅相成,在学习中“培”、在岗位上“锻”,在工作中“练”,争做设备维护和现场维修的“多面手”。
在卷接电气预防维修的工作中,他们不仅严格执行检修计划,还会与操作工交流设备运行情况,对设备隐患进行检修,所有卷接机台的个性几乎都被他们摸透了。当机台遇到难题时,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正如机台人员所说:“在楼上楼下都能看到他们影子。”每次疑难故障解决后,他们都会在维修房继续讨论和分享,思考怎么样让同样的故障得到预防,怎么样更好更快地解决故障。
他们是搭档,是同行者,他们方向一致,互帮互助勇往直前。提起自己的搭档,周锦满是赞许:“其实,更多的时候,他更像是我的师父,跟他一起工作2年多了,我从他身上学到了非常多的维修技能,他的工匠精神也一直感染着我。”杨波则说,和周锦搭档时,自己的一个眼神,周锦就能领会,他们的配合是非常默契的。
图为杨波与周锦正在调试新型盘纸自动更换机 (刘利摄)
为了让现场维修人员能全心全意维护好设备,保障紧张生产平稳运行,他们主动承接了大量假期和周末加班检修,用假期时间的检修来守护生产时间设备的稳定运行。
新的一年刚开始,春节假期多台设备项修已经上了安排表,两名“黄金搭档”又将目光瞄向项修工作。这不,他们将利用假期时间各主持一台设备项修。面对任务,他们将继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用他们的匠心和实际行动,守护生产平稳,呵护产品质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长沙卷烟厂
文/刘军建
图/刘军建、刘利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巾帼不让须眉的“包老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