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大家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中,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永宏农业机械服务合作社的机耕手们已经驾着他们的“大玩具”在田间劳作了。合作社的法人叫吴凤光,是一名新型职业农民,2010年他开始接触农机,从人工劳作到全程机械化,他一路摸索一路成长,带领合作社的机耕手们从农机“小白”慢慢成为“行家里手”。
2月27日,机耕手吴凤光正在田间帮助农户进行培土作业。巫桂琴摄
永宏农业机械服务合作社里的机械从起垄机、覆膜机、播种机等小型机械再到大型拖拉机、收割机这些“大家伙”应有尽有,合作社的队员们都会驾驶、会检修、会保养。
“合作社刚成立时,最突出的问题还是维修,本地配件少,维修师傅也少,有时一个简单的零件坏了,整台机器就动不了了。后来,我们就尝试着自己修,把机械当玩具玩,有时把这个机器的零件换到那台机器上,居然也修好了。”吴凤光说道。
经过不断尝试摸索,合作社的队员们都成为了“玩转”农机的“高手”。他们有时还结合地形地貌、田块特点以及耕作的需要对机械进行改装。
龙岩市永定区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农田多为不规则形状的田块,大中型农机无法下田作业,导致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收益少。永宏农业机械服务合作社队员们挨家挨户宣传农机耕种服务,劝说农户在农田预留机耕道便于农机作业。起初,农户们觉得在田中留出机耕道不能耕种实在浪费土地,吴凤光给农户算了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经济账后,大家纷纷表示支持。在烟叶种植生产期间,合作社队员们把收割机改装为平板车、运输机,代替人工搬运农用物资、进行农事操作等。在水稻收割季节,他们又把平板车改回收割机。实践证明,预留的机耕道不仅没有造成浪费,还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为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镇碧溪村田块中预留的机耕道。巫桂琴摄
图为吴凤光驾驶收割机改装的平板车进行烟株追肥浇水。巫桂琴摄
合作社成立以来,合作社队员们除了参加当地相关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外,还积极外出学习农机驾驶、维修和耕种技术,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永宏农业机械服务合作社已颇具规模,优秀成熟的机耕手和新式农机也越来越多。春耕以来,合作社为临近6个乡镇、30多个村、60多户农户提供耕地、起垄、运输等服务,大大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此外,他们还为困难农户免费提供服务,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们都是与土地打交道的人,土地教会我们头顶蓝天、脚踏实地。未来我们会继续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和服务范围,让更多的土地实现机械化耕种,让大家都享受到农机服务带来的便利。”吴凤光说道。(巫桂琴)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农发行湖南省分行被湖南省银行业协会评为2023年度信息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