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依托大湾区广阔腹地 香港打造科创新引擎 农业科技创新之风劲吹香江两岸

2024-12-23 来源:永州新闻网

隆冬季节,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举措在一北一南正在火热展开,期待迎接下一个春天的盎然生机。

为解决黄土高原覆盖区域千沟万壑地貌所带来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生产力不足问题,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能产量,打造西部亿亩农田战略蓝图目标,甘肃省、陕西省开启“推山削坡,移土造田”的“推山造田”超级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与大西北地区打造标准化农田的整地工程遥相呼应,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努力打造高品质农业合作交流平台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本月初在广州闭幕,本届农交会采购商人数创历史新高,有近5万名采购商到会参观采购,观展人数超10万人次。

除了多种农产品亮相外,今年农交会上的智慧农业也让人大开眼界。在智慧农业暨AI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上,众多企业齐聚一堂,分别发布了各自的智慧农业应用大模型,为数字化赋能“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活动上也出现了香港的智慧农业科技企业的身影,香港金米技术带来了研发成功的高效水培营养液技术成果。金米技术负责人介绍,借助其全球供应链服务网络已将新研发的营养液技术和产品推广至全球市场,并与全球领先的农业企业、科技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

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良好的创新生态让香港的农业科技得以更快融入市场,推动技术成果加速转化,孕育出许多卓越的农业科技企业。

如今,通过深化区域合作,一个更利于农业创新的生态环境正在大湾区形成,为香港的农业科技发展注入新动力。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集生产、加工、研发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平台,5G智慧农业科创园等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内地加强与香港在农产品和食品检验检测、农业科创等方面的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比对工作;通过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创新要素,发展粤港澳农业合作双创孵化基地……种种举措都为香港的农业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推进与内地在农业现代化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机会。

作为全球新兴的颠覆性创新方向的农业科技,在香港这个大都市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世界级研究机构和先进技术团队深度合作形成的强大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使香港在垂直农业、智慧种植、细胞技术、基因工程等研究方向处于全球前沿水平。这印证着香港正在全力进行科技创新新突破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一系列举措助推香港创新科技发展,从资金、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研发支持、市场推广等方面为初创企业提供支持。良好的创新生态让香港在创新科技发展的众多领域全面开花。

香港科技园作为香港创科发展的重要引擎,吸引了全球创科团队及新技术公司,并且给予了有力的支撑。香港水耕细作(Farmacy)凭借其研发的“全环控智能移动水耕种植机”与澳洲FutureBright公司展开合作,将创新技术引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推动当地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占地约0.22平方公里的香港科技园,发展至今已集聚超过1800家创科公司,其中也包括了众多农业科技新锐力量。

这些香港农业科技企业的崛起,彰显出香港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领导力,也为全球可持续农业提供了创新范例。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香港垂直农业企业Farm66的模块化种植系统和高效的种植能力受到市场广泛欢迎,业务覆盖内地到日本、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众多市场。其以集装箱形式模块设计的可定制化种植系统,能够实现6种不同系统的搭建,满足不同地区的客户需求。

香港为众多科技公司的产品及技术研发提供了宽松的科研环境和资金支持,以及国际化的人才储备等,其他大湾区城市则通过应用测试及技术转移,服务科技创新和基础科研,使得上下产业链、人才、市场等更好的衔接,协同推动科研项目转化落地。随着香港进一步融入大湾区整体发展,Farm66正在东莞虎门建立3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有望依托内地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将其农业技术和城市耕作模块带到更多海外和内地市场。

未来,随着智慧农业、城市农业等新概念的不断发展,香港农业科技前景将更加广阔。通过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紧密合作,香港可以发挥其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整个区域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带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走向全球。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政策、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扶持政策等,助力科技创新“扎根”泥土,带动都市现代农业新发展、创造田野乡村新面貌,引领科技农业走向更加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未来。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磷铵盛会:绿色发展新篇章启航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