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走进广西百色靖西的烟区,映入眼帘的不再是过去烟农们辛苦挑水浇地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透明的塑料地膜覆盖在地表,用来减少土地蒸发量。一条条排列整齐的滴灌黑色管道像细细的血管密布在塑料地膜之下。
新靖镇常富村的烟农老黄蹲在田垄边,仔细观察滴灌管道的出水情况。每一个水管滴头都像是一个精准的“小水龙头”,源源不断地将水和养分输送到烟苗的“嘴边”。在他身后,几百亩烟田已经移栽完毕,翠绿的烟苗正在旺盛生长。
高效节水 提质增效
靖西烟区年降雨量不均匀,北部烟区水资源短缺,烤烟移栽期季节性干旱、抗旱移栽和栽后保苗费时、费力是影响烟叶生产减工降本的难题,尤其是2022年以来,冬春连旱愈发明显,烤烟生产抗旱压力逐年增大。
去年入冬后靖西有效降雨量较往年明显偏少,部分乡镇已经出现旱情,少数村屯人畜用水困难。曾经烟农们面对干旱只能望田兴叹,如今,一项神奇的技术——滴灌,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应对干旱天气。
靖西市局(营销部)上下同心齐上阵,大力推广滴灌技术,采取科学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补足烟叶生长所需水分,最大程度减轻旱灾带来的损失
“滴灌技术省时省力,比从前挑水方便多了。天气干旱都不用担心,老黄他笑着掏出手机,给记者看去年此时拍摄的照片——画面里汗流浃背的乡亲们正挑着水桶上蹒跚而行。
渠洋镇的烟农韦大哥满脸笑容,他说:“以前给烟苗浇水,那可真是个大工程!全家老小齐上阵,挑着水桶来回跑,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效果还不好。现在用了滴灌后省心又省力!”
绿色发展 低碳环保
烟草技术员小刘告诉笔者,滴灌技术不仅减少了烟叶生产浇水环节用工,还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以前大水漫灌,很多水都白白浪费了,现在通过滴灌,水分精准地滴到烟苗根部,利用率大幅提高。而且,滴灌还能实现水肥一体化,肥料随着水一起被烟苗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30%-40%, 保持土壤疏松,降低土壤板结风险,利于提高地温,促进烟苗生长等。
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使农作物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合理的含水状态,改良了土壤通透性,有利于提高烟叶等级比例,让烟农实现减工降本,增产增收。滴灌技术的推广,改变了烟农的种植方式,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观念与成本的双重挑战
滴灌技术的推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推广初期,技术员们遭遇了不少难题。烟农们大多习惯了传统的灌溉方式,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这东西看着就娇贵,坏了咋办?”“万一操作不好,把烟苗都给毁了可咋整?”类似的担忧在烟农中广泛存在。
破局之道:多方携手促变革
2022年始靖西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就把烤烟滴灌技术作为重点技术进行推广,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资金,强化利好扶持政策,对购买滴灌设备的烟农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减轻了烟农的购买设备的压力。
为了消除烟农的顾虑,技术员们挨家挨户上门拜访,详细讲解滴灌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同时,他们还组织烟农到已经采用滴灌技术的烟田进行实地参观。
“百闻不如一见,让大家亲眼看到滴灌带来的好处,比说多少都有用。”技术员小赵说道。
经过不懈的努力,滴灌技术逐步得到烟农的认可和支持,推广面积由三年前不足五百亩发展到今年的近万亩,有近551名烟农从中受益。
新靖镇的烟农老张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自从采用了滴灌技术,他的烟草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用了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烟叶长得又大又好,去年卖了个好价钱。”
丰收新希望:滴灌助力烟田焕新颜
近年来靖西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强力推动科技兴烟工作,持续推进作业方式、生产技术、服务方式转型升级。
靖西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负责人介绍:“我们致力于绿色、高效的烟叶生产方式,努力降低烟叶种植成本,实现烟农轻松种烟,下一步计划将滴灌技术推广应用至全市烟叶种植面积一半以上。” (靖西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薛椿飞/文)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开展知识竞赛 夯实质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