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育才新能”实践队线上访谈哈工程烟台研究院能源动力团队

2025-02-17 来源:永州新闻网

2025年2月14日,北京师范大学“育才新能”寒假返乡实践队通过线上形式对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院能源动力团队的两名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本次访谈围绕学院发展历程、新能源学科布局、科研项目进展、校企合作模式及人才培养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旨在探究高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

作为国内船舶动力技术研究的领军团队,哈工程烟台研究院能源动力团队始终以服务国家海洋战略为核心使命。受访教师介绍,烟台研究院自成立能源动力专业以来,依托学校在船舶动力领域的深厚积累,结合山东省海工装备产业优势,逐步构建起以船舶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专业方向,涵盖LNG、甲醇、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应用研究。团队聚焦“双碳”目标,在船舶动力系统的低碳化、智能化和数字化领域取得显著突破,目前已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6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在科研与产业结合方面,团队积极对接山东省及烟台市重点企业需求,通过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推动成果转化。例如,团队与潍柴重机、淄柴动力等企业合作开发新型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成功实现千万元级技术成果转化;与烟台龙源电力等企业共建“专班培养”模式,定制化输送专业硕士人才,缩短企业用人适应周期。受访教师提到,团队正联合企业申报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围绕海工新能源装备开展技术攻关,并通过“双导师制”引入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与科研,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人才培养是访谈的重点议题之一。团队以专业硕士培养为特色,推行“一年入企实践”机制,要求学生在合作企业完成课题研究,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近三年累计培养150余名研究生,其中多人获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奖项,部分成果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产业化。此外,团队与中广核、潍柴动力等企业联合开设技术培训班,年培训超400人次,有效提升企业技术人员理论水平。受访教师强调:“从工程实际中提炼问题、解决问题,是提升科研实力与人才质量的关键。”

谈及未来发展,团队表示将紧密围绕烟台开发区新能源产业规划,重点布局氢能、甲醇燃料等前沿方向,加强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共建科研平台、优化“专班”培养模式、推动技术成果本地转化等举措,进一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效应,为山东省海洋装备动力产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本次访谈为“育才新能”实践队提供了高校服务地方产业的鲜活案例。后续,团队将结合调研成果,为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与产学研融合提出针对性建议,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张莘苑;图片:李悦、臧卓然)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沁源县隆重召开三级干部大会沁新集团被授予“红旗企业”荣誉称号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