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伴随着架桥机的轰鸣声,一片长32.6米、重达134.3吨的预制T梁稳稳吊装到位,标志着柳梧铁路4标项目金田跨平武高速特大桥首片T梁架设成功,正式进入小里程架梁阶段,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保安全,树立科技建设新标杆。在崇山峻岭间架设跨度32.6米,重达134.3吨的T梁,难度极大,项目团队采用智能架桥机与BIM技术联动,实现施工全程数字化管控,以"毫米级"精度完成T梁预制和吊装。在柳梧铁路建设全程,从设计优化到工艺创新,从安全管控到生态保护。从先进的架桥设备到智能化的施工监测系统,每一项技术创新都为施工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确保了桥梁架设的精准定位,避免了因误差带来的安全隐患。这证明了中国基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升级”。柳梧铁路的实践表明,数字化技术不仅提升了效率,这种以科技为盾、以制度为纲的安全管理模式,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铁路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搭动脉,激活区域发展新格局。柳梧铁路正线全长 238.167 公里,设计速度 160 千米每小时。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交通纽带。一方面,它将加速沿线地区的资源流通,促进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效汇聚。例如,柳州作为工业重镇,其丰富的工业产品可借助柳梧铁路更便捷地运往大湾区市场,同时引入大湾区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推动自身产业升级;而梧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作为东融桥头堡,能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带动沿线城市的产业发展,助推贵港、梧州等节点城市融入北部湾经济圈,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铺设钢铁跑道。
建通途,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铁路建设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带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许多乡村地区的资源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柳梧铁路的到来,将打破这一困境。农产品能够更快速地运往城市,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也将吸引更多游客,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繁荣。柳梧铁路就像一条希望的纽带,连接着城市与乡村,让乡村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让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逐步成为现实。
柳梧铁路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人民幸福的期盼。它以安全为基,以发展为要,以民生为本,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钢铁的脊梁,更是中国铁路人砥砺前行的精神,让我们共同期待柳梧铁路早日建成通车,奏响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激昂乐章。(安智翔)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速度与温度并存 全力答好春运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