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铁路春运客货创新高,流动中国的时代答卷

2025-02-26 来源:永州新闻网

2月22日,历经40天的2025年春运圆满落幕。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90.2亿人次,创下历史新纪录。

春运收官,铁路春运客货创新高,这份流动中国的时代答卷,展现了中国铁路的硬核实力,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生温度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缩影。

‌科技赋能重构春运生态。在数字技术的深度渗透下,2025年春运呈现前所未有的智能化特征。12306售票系统通过每秒数万次的数据处理能力,将候补兑现率提升至80%以上,使购票焦虑成为历史。185组新投入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配合智能调度系统的精准指挥,在京沪高铁实现最短4分钟追踪发车,运输效能较十年前提升4倍。动态实施的“一日一图”运力调配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调整列车开行方案,重点方向运力同比增长15.6%。“算力+运力”的融合创新,让5.13亿人次的跨区域流动始终保持着高效有序的节奏‌。

‌服务升级诠释民生温度。铁路部门以差异化服务策略织就民生保障网。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公交化”开行的城际列车让“双城生活”成为常态;银发旅客通过畅行码实现“无感换乘”,重点旅客预约服务量同比增长40%‌。而穿行在云贵山区的5639/5640次“慢火车”,三十载如一日地托举起乡村振兴的希望,将山货带出深山的同时,也把现代化气息注入偏远村寨‌。“快慢结合”的服务体系,既体现了发展速度,又守住了民生底线‌。

‌钢铁动脉激活经济脉搏。春运期间的铁路货运同样彰显战略价值。4.15亿吨货物的高效流转,构建起保障经济民生的“生命线”:春耕专列确保农资48小时直达田间,中老铁路跨境班列将云南咖啡豆的运输时效提升30%,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标箱量突破10‌。中欧班列日均开行15列的密度,不仅稳定了国际供应链,更带动沿线城市外贸增长12%‌。高铁网络与产业布局的深度耦合,催生出京津冀、长三角“1小时经济圈”,技术流动强度提升25%‌,印证了交通先行的经济发展规律。

当钢轨绵延向远方,丈量的不仅是国土的广度,更是发展的维度。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征程上,中国铁路正以永不停歇的加速度,书写着交通强国的时代答卷,让流动中国的脉动始终强劲有力。(朱莹)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定结果出炉,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消化内科上榜!
下一篇:官宣:妇女节特别活动,在古北水镇免费“女性专场”看脱口秀!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