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时,张店村的青石板路上已浮动着三两点人影。竹笠上沾着露水的老农扛着锄头从茶山下来,布鞋碾过腐殖土的窸窣声惊醒了沉睡的苔藓。拐角处那株百年银杏抖了抖满身金箔似的嫩芽,将一地碎阳泼洒在高低参差的院墙上。
我跟着六安烟草驻村工作者谢长军往农田深处走。他挎着的帆布包鼓鼓囊囊,装着新到的有机肥样本和病虫害防治手册。春寒料峭的山风掠过他沾着泥点的解放鞋,却吹不散眉间的笑意:“王大爷,您家这两亩田用上了良种,等这批庄稼长成,保准能养出绿油油亮亮的一片田。”
田埂上的迎春花开得正盛,嫩黄的花瓣沾染在老农略带露珠的布鞋上,竟也显出几分浪漫的诗意。这位皮肤黧黑的庄稼汉到田里便弯下腰检查土壤情况,泥水顺着龟裂的指缝渗进褐色的土地。“多亏小谢他们指导,今年我们早早地就改种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他粗糙的手掌抚过田地上晶莹的水珠,仿佛在摩挲婴孩的脸颊。
穿过层层叠叠的茶园,忽听得山间回响着清亮的铜铃声。几个穿红马甲的年轻人背着喷雾器从弯道转出来,惊起一群正在啄食的蓝尾鸽。山腰的蓄水池泛着碧玉般的光泽,几只白鹭在水面悠闲地踱步。这座修缮的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灌溉难题,还成了村里的小景点。几位城里来的摄影爱好者支着三脚架,对着倒映着云影的碧波调焦。
转过山头,整片梯田豁然铺展在眼前。春雨浸润过的泥土泛着油润的黑,隆起的田埂像绣在墨绸上的丝线,远处山峦裹着薄雾,恍若一幅水墨长卷。几个戴草帽的孩子追逐着蜻蜓跑过田埂,他们手里挥舞的塑料风车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正午时分,新文明实践站飘来阵阵饭菜香。十几位老年村民慢慢悠悠地聚拢过来。一会功夫就三三两两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着新鲜蔬菜和土鸡炖蘑菇,为质朴的晚年生活增添一抹温情和关爱。
暮色四合时,晚霞将群山染成琥珀色。光伏路灯次第亮起,照亮了文化广场上跳广场舞的村民。几个老人坐在树下细语,早春的香樟树苗在晚风中轻轻摇晃。山脚下传来悠长的广播声,归家的农人们踏着夕阳的余晖走向炊烟袅袅的村落。晚风捎来远处茶山的采茶歌谣,伴随着悠悠旋转的风力发电机,在山谷间织就一曲新时代的田园牧歌。那些深埋在红土地里的希望,正在春耕的犁铧下悄然破土而出。(六安烟草胡珍珍)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中国航运业新热点!丹麦海事技术工程公司Eltronic FuelTech交付全球首制甲醇机FVT,加速绿色能源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