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技术赋能让“毛孩子”出行更安心

2025-04-09 来源:永州新闻网

4月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

近年来,中国养宠家庭突破7000万,“毛孩子”已成为许多人的情感刚需。当“带宠物看世界”的需求与公共出行规则产生碰撞,如何平衡宠物主权益与其他旅客的舒适度,成为检验公共服务精细化水平的试金石。4月8日,京沪高铁试点宠物托运服务,以“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模式,不仅解决了现实痛点,更折射出公共服务从“满足需求”向“创造价值”的进阶。

以规则创新回应社会需求:破解“带宠难”的深层矛盾。 长期以来,宠物出行面临两难:自驾成本高、风险大;传统托运流程繁琐且存在安全隐患。高铁禁宠的刚性规定,更让许多家庭被迫在“弃宠”与“弃行”间抉择。此次试点将宠物纳入高铁运输体系,通过线上预约、流程简化、重量限制等规则设计,既保障了运输效率,又规避了宠物干扰其他旅客的风险。规则看似“冰冷”,实则充满温度——15公斤体重上限对应中小型宠物主流需求,线上预约压缩沟通成本,隔离车厢确保人宠互不侵扰。这种“有限度的开放”,恰是对多元社会诉求的精准回应,也是公共服务从“一刀切”向“分众化”升级的缩影。

以技术赋能重构服务逻辑:从“人能走”到“宠安心”。 宠物托运并非简单搬运货物,而是对生命权的尊重。铁路部门通过三大创新构建信任链:其一,隔离车厢配备恒温、通风系统和独立监控,以硬件升级消除宠物应激风险;其二,专人全程看护、定时巡查,将“活体运输”转化为标准化服务流程;其三,12306平台功能延伸,使预约、支付、追踪形成闭环,让主人实时掌握宠物状态。这些举措跳出了传统货运思维,将宠物定义为“特殊旅客”,用技术手段弥合情感焦虑。正如网友所言:“知道它有专‘座’、有人陪,比我自己坐商务座还踏实。”

以模式探索引领行业变革:公共服务如何与宠物经济共振。中国宠物经济规模已超3000亿元,但与之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仍显滞后。高铁试水宠物托运,其意义远超服务本身:一方面,它开创了“人宠分离式同行”新范式,为航空、公路等交通领域提供参考样本;另一方面,通过开辟细分市场,高铁可吸引高净值养宠人群,挖掘“宠物友好出行”消费潜力。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一尝试重新定义了公共服务的边界——当萌宠从“私人财产”升级为“情感伴侣”,公共服务唯有主动破界,才能与社会文明同频。

京沪高铁的宠物托运试点,看似只是多了一节车厢、一项功能,实则是公共服务理念的质变。它不再局限于解决“人如何移动”,而是思考“人与情感如何共同抵达”。当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向宠物敞开怀抱,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温情,更是一个社会对多元生活方式的包容。未来,随着服务网络的扩展与规则的完善,“带宠看世界”或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生动注脚。(何新凤)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江苏宿迁:多措并举 开展2024年同级审计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