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至5月6日铁路“五一”假期运输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5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其中5月1日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蓬勃的客流数据不仅是交通运力提升的缩影,更是中国经济复苏、消费升级的生动注脚。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正以“速度”与“温度”交织的运输网络,为假日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运力精准投放,应对客流高峰。对假期“头尾集中、中短途激增”的客流特征,铁路部门通过动态调整运力,实现了供需精准匹配。全国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超1.2万列,高峰日加开列车达1896列,热门方向如北京至上海、西安至成都等区间通过动车组重联、增开夜间高铁等方式扩容。例如,广州局加开474列高铁,西安局对39列动车重联运行,有效缓解了核心线路压力。12306系统依托大数据实时监测余票与候补需求,动态释放退改签票源,优先满足60个“日期+车次”组合的候补申请,保障了票务公平。
服务提质升级,守护出行体验。铁路部门以精细化服务破解返程难题。北京南站增设16条出站闸机通道,太原、郑州等枢纽协调延长公交运营时间,武汉站铺设防滑垫应对雨天,兰州局在恶劣天气下增开安检窗口,乌鲁木齐局为重点旅客提供全程引导。此外,文旅融合成为亮点:郑州局开通至云台山的免费直通车,济南局推出“淄博烧烤节”主题列车,昆明局打造“鲜花高铁”,将运输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这些举措不仅提升效率,更赋予旅途人文温度。
经济拉动显著,激活消费潜能。铁路运输的“流量”直接转化为消费“增量”。假期期间,旅游专列、银发列车等特色产品激发市场活力。如“齐鲁一号”串联威海与济宁,“环鄱阳湖风光游”带动区域旅游,跨境线路如中老、中蒙国际列车则助力“一带一路”文旅交流。据统计,多地景区接待量因铁路便捷性增长超15%,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同步受益。铁路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促进内需、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经济纽带。
铁轨延伸之处,发展跃动之地。此次五一运输,铁路以超1亿人次的承载力,印证了其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支柱作用。从技术驱动的运力扩容,到以人为本的服务创新,再到经济联动的战略价值,铁路系统正以高效、安全、温暖的姿态,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廖若瑜)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科教孵化与国际文旅双轮驱动 江阴将这里打造成未来产业孵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