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世博会,蕴含着改变我们餐桌的力量

2025-05-16 来源:永州新闻网

  摘要: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聊聊这场饮食文化的奇妙旅程,看看一勺酸奶如何“搅动”日本的味蕾与生活。

  

 

  2025年,大阪再次迎来世博会的盛况,全球目光聚焦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站在现代化的展馆前,不由得让人想起1970年那场同样在大阪举办的世博会。那是一个让世界与日本热情碰撞的舞台,不仅带来了科技与文化的交融,还在不经意间,悄然改变了日本人的餐桌,甚至影响了更大范围的饮食发展史——是的,我说的就是酸奶,尤其是那个如今家喻户晓的“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这杯小小的酸奶,背后藏着一段跨越国界、连接人心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聊聊这场饮食文化的奇妙旅程,看看一勺酸奶如何“搅动”日本的味蕾与生活。

  

  世博会的“酸奶奇遇”:

  从保加利亚到日本餐桌

  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世界派对”。来自全球的展馆争奇斗艳,保加利亚馆却以一种低调的方式吸引了无数目光——他们端出了一碗酸奶。别小看这碗酸奶,它可不是普通的甜点,而是带着清爽酸味、丝滑口感的正宗保加利亚酸奶。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这味道简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明治公司的员工们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这酸味,这口感,绝了!”他们当场下定决心:要把这人间美味带回日本。

  于是,一场探索“海外取经”的故事拉开了序幕。明治的研发团队像探宝一样,带回酸奶样本,反复研究、试做,甚至不惜多次飞往欧洲,只为还原那份地道的风味。1971年3月,日本第一款现代意义上的原味酸奶“明治原味酸奶”终于诞生,带着保加利亚的灵魂,清爽的酸味和顺滑的口感让人一吃难忘。可惜,名字是个大问题——保加利亚政府一开始并不乐意让自己的国名出现在外国产品上,觉得“酸奶是民族的骄傲,国名不能随便借”。明治团队没有放弃,凭着一腔热忱和锲而不舍的谈判,终于在1972年拿到了使用“保加利亚”国名的许可。1973年12月,“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正式亮相,从此开启了它的传奇之路。

  推广初期,日本人对酸奶的接受度并不高。毕竟,那时候的日本饮食习惯还是以和食为主,传统酸奶难以普及,保加利亚酸奶这种外国酸奶,更是多少有点“水土不服”。明治使出了浑身解数:电视广告里请来真正的保加利亚人大口吃酸奶,街头试吃活动让路人免费尝鲜,甚至还请日本知名作曲家森田公一先生设计了独特的“声音标识”,这段朗朗上口的旋律成为了明治的“品牌魔法”。1981年,全开式容器的推出更是神来之笔,方便的包装让酸奶从“好奇尝试”变成了“日常必需”。就这样,酸奶从世博会的异国风味,慢慢变成了日本餐桌上的常客。如今,半个世纪过去,“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早已是日本酸奶市场的第一品牌,堪称“国民酸奶”(※出处:INTAGE SRI(全国零售店铺销售数据)+ 酸奶类别 2024年1月~12月)。

  这场“酸奶奇遇”,不仅是明治的成功,更是1970年大阪世博会文化交流的缩影。保加利亚的酸奶跨越大洋,落户日本,不仅带来了新的味觉体验,还让人们感受到饮食背后文化的温暖连接。试想,如果没有当年的世博会,日本人的早餐桌上,可能至今还少了一抹清新的酸味呢!

  

  酸奶的“魔法”:

  从早餐到零食的华丽变身

  说起“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最让人着迷的,莫过于它那独特的口感。选用正宗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款酸奶既有清爽的酸味,又有丝滑的质地,仿佛在舌尖上跳了一支优雅的华尔兹。保加利亚人自古用这两种乳酸菌制作酸奶,传承千年的工艺让每一口都带着浓浓的“故乡味”。明治的研发团队费尽心思,不仅保留了这份经典,还让它更适合东亚人的口味——不甜、不腻,恰到好处的酸爽,简直是夏天的救赎、冬天的慰藉。

  最初的“明治原味酸奶”主打家庭用的大包装,完美适合早餐时光。想象一下,1970年代的日本家庭,妈妈端出米饭和味噌汤,旁边却多了一杯白白的酸奶,孩子们好奇地舀一勺,酸得眯起了眼,却又忍不住再来一口。这种新奇的体验,渐渐改变了日本人的早餐习惯。酸奶不再只是“外国货”,而是成了清晨的一抹亮色,和吐司、果酱一起,掀起了“洋式早餐”的浪潮

  但明治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们发现,酸奶的魅力远不止早餐。于是,水果口味的酸奶应运而生——草莓、蓝莓、芦荟,每一种都给几十年的“经典原味”加上了一抹新鲜的风味,瞬间俘获了年轻人的心。这些水果酸奶不仅适合早餐,还变成了课间零食、下午茶的绝佳拍档。想在便利店随手抓点什么?一盒水果酸奶既解馋又清爽,难怪学生党和上班族都爱不释手。后来,饮用型酸奶的出现更是把方便发挥到极致,拧开盖子就能喝,随时随地来一口,简直是忙碌生活的小确幸。如今,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的系列产品超过20种,从传统原味到花式水果口味,再到随身携带的饮用装,超市和便利店的货架上总有一款适合你。

  酸奶从早餐“配角”到全天候“主角”的转变,背后是明治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洞察。他们没有止步于“复刻保加利亚”,而是用创新让酸奶融入了日本人的日常。从早到晚,从餐桌到背包,酸奶的“魔法”在于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简单、健康、充满乐趣。1970年世博会带来的这颗“种子”,在日本的土壤里开出了五彩缤纷的花。

  

  从传统到未来:

  笑脸与文化的纽带

  “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能成为日本酸奶界的“常青树”,靠的不仅是美味,还有一份对传统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憧憬。它的品牌理念很简单:传承保加利亚酸奶的经典风味,同时用创新为人们带来健康与欢乐。从1973年问世至今,这个品牌始终围绕着“美味与健康”的初心,希望通过一勺酸奶,连接每一张笑脸,点亮每一个家庭的日常。

  在保加利亚,酸奶不只是一种食物,更是文化的象征。比如在“圣乔治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用新鲜牛奶制作酸奶,分享给亲朋好友,祈求健康与丰收。这种“分享”的精神,也被明治带到了日本。他们不仅生产酸奶,还通过“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俱乐部”分享食谱,教大家用酸奶做甜点、沙拉,甚至传统酸辣汤!这些创意让酸奶从单一的“吃法”变成了厨房里的“万能选手”,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明治的创新还不止于产品。他们在包装上不断突破,从最初的牛奶盒式到全开式容器,再到如今的环保设计,每一步都在提升用户体验。品牌的声音标识、广告中的温馨画面,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跨世代的信赖感。不管是70后怀念小时候的原味酸奶,还是00后追捧新出的果味饮品,“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总能找到和每一代人对话的方式。这种“老少通吃”的魅力,让它成为了日本人家中的常备品,也让“酸奶”这个外来品,真正融入了本地的文化肌理。

  更重要的是,酸奶作为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文化使者”,承载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保加利亚的酸奶工艺漂洋过海,化身为日本餐桌上的日常美味,这本身就是一场跨越国界的友谊。2025年的大阪世博会,又一次让人们回想起当年的故事。或许,今天的展馆里,某款新奇的食物也会像当年的酸奶一样,在未来几十年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谁知道呢?也许下一次,我们会在餐桌上聊起“2025年世博会带来的那道菜”。

  

  一勺酸奶,

  半世纪的温暖

  从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到2025年的今天,“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用半个世纪的时间,证明了一件事:小小的饮食改变,可以掀起巨大的文化波澜。一勺酸奶,不仅带来了清爽的口感,还带来了保加利亚与日本的友谊、日本人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以及无数家庭餐桌上的欢声笑语。它从世博会的展馆走向千家万户,从异国风味变成日常必需,堪称饮食文化交流的教科书。

  下次你打开一盒“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不妨慢下来细细品味。它的酸味里,藏着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热闹,藏着明治团队的执着,也藏着几代人分享美食的快乐。2025年的大阪世博会正在上演,也许新的美食传奇已经在酝酿。但无论未来如何,“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都会继续陪着我们,用一勺酸奶,连接每一张笑脸,温暖每一天的生活。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AI转型难题,他们靠「圈子」解决了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