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第九届“创客广东”广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下称“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下称“西电广研院”)举行。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共计78个项目,历经层层选拔,在决赛的舞台上演巅峰对决。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管一级调研员史春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正处级组织员马博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此外,参加本次决赛的专家评委、企业代表、创客团队,以及来自银行、投资机构、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媒体等250余人线下参会。
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大赛在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下,由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西电广研院承办。大赛吸引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255个项目参加,同时邀请广州地区龙头企业深度参与项目评审,加速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构建了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发展生态。
龙头赋能:挖掘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潜力
史春风在致辞中表示,广州正加速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力。通过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广州已成功培育了35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在2024年度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位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作为省和国家试点城市,广州已获得中央、省、市三级财政共4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与机器人、时尚美妆、定制家居、服装和箱包等行业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马博在致辞中表示,西电广研院目前共建校企联合中心49个,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190余项,助力3家广州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有力推动了广州乃至大湾区产业升级。西电广研院将以承办本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过产研一体、协同创新、资源整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积极探索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有序融通的发展范式,切实把学校的创新势能转化为湾区产业升级的不竭动能,为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西电的贡献。
除了政府和科研院所的助力,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还是需要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市场氛围。广州已连续三年举办“创客广东”广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这一平台旨在挖掘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潜力,加速形成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广州本土龙头企业作为赛事参与方,既有成功经验的倾囊相授,也有“扶上马,送一程”的大家格局。
“龙头企业可协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发展实际问题,又有一定盈利能力,能够战略投资优质项目。”肖雄是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解决方案工程师。此次,他以赛事评委的身份出现在赛场。肖雄介绍,佳都科技也会投资一些初创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佳都科技还会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为初创企业提供获取订单的机会,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创新驱动:78个项目汇聚前沿领域力量
自本届大赛5月底启动以来,共有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255个优质项目报名,经过严格筛选,最终有78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技术结晶彰显创新价值。
西电广研院副教授徐长卿带来了“宇航集成电路辐射效应仿真验证平台”项目。当前,航天领域对宇航芯片的性能与抗辐射能力日益严苛,传统地面试验已无法有效覆盖和评估芯片的全部节点。这一项目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并采用自研故障注入加速算法,显著提升了仿真效率,提升达53.5倍,极大缩短了芯片设计验证周期。
智能制造领域,高端装备填补国内空白。
广州因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硕带来“高速显微 AOI 视觉缺陷检测平台”项目。该项目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纳米级 AI 视觉检测空白。项目提供“AI算法+精密光学+自动化系统”融合的国产高端检测装备解决方案,可实现多层线路 AI 缺陷检测,精度达3微米。项目产品已服务华为、比亚迪、京东方等头部客户。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先进设备实现人工替代。
广州天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研发总经理龚贺带来“交通行业全域无线智能巡检系统”项目。该系统可以替代轨道交通的人工巡检,在方兴未艾的低空经济领域,亦可通过智能化手段大有作为。目前,此系统已助力广州地铁四号线解决了路线干扰问题,累计已为客户提供无线智能巡检服务超过1600公里。
“评审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优质中小企业项目层出不穷。”肖雄举例指出,有中科院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水下基础设施重建机器人;有经历过多次迭代、技术日益精进的管道检测机器人;还有具备较强可测算性、重新定义标准化方案的公辅车间数字化节能系统等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8个领域的参赛代表们,充分展示了中小微企业在创新、就业、民生改善方面的强大动力和无限潜力。
赛事加持:“一条龙”服务提升发展质效
路演结束后,广州市艾佛光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潘怡冰回忆,有位评委从财务角度展给予了非常专业的指导。“他理解我们半导体行业的前期投入很大,对于我们在五年内实现扭亏为盈感到惊喜。”潘怡冰说,“他认为我们企业处于行业较优水平,这种认可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副秘书长易宇鲲作为评委专家,非常看重创业项目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赛后,他主动上前结识了一位路演代表。“这个项目深耕无创CGM(连续血糖监测仪)核心传感器,这对技术条件要求极高。”易宇鲲说,“我正好认识一个做相关产业的市场团队,就引荐双方认识。”
企业从赛事中有所获,评委在赛事中有助推。双方抱有的共同期待,便是真正优质的项目行稳致远。
根据决赛排名,此次赛事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共16个奖项,奖金总额22万元。16位获奖项目将作为广州的“种子选手”在接下来的省赛、国赛中展露风采。
真金白银的奖励只是企业成长路上的小乐章,赛事的更大助力还在于赛后持之以恒的“一条龙”无形加持——
在政策扶持方面,对全省 50 强项目落地广东(深圳除外),并在获奖之日起 1 年内成功获得股权融资支持的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全省 100 强项目提供落地对接与培训服务;入围全省复赛的符合条件的参赛者,将优先推荐参与省级财政资金申请和相关资质认定。
在跟踪服务方面,组委会除积极推荐参赛者参与大赛官方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外,还将持续跟进参赛项目的发展情况和对接需求,给予相应专项培训、产业对接和融资对接等后续服务。例如,举办产业学院赋能培训班、产业园区高质量对接会等,推动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和质量。
以赛为媒,以创为帆。这场汇聚了政、产、学、研多元力量的巅峰对决,不仅展现了广州初创项目“破茧成蝶”的蓬勃锐气,更铺就了一条大中小企业共生共荣的融通之路,助力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图加速照进现实。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走进体彩”的他们 带来了双向奔赴的梦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