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浙商集结,“种地吧!老板”开启区域联动新主线任务!

2025-10-19 来源:永州新闻网

“种地去!”脱下西装,戴上草帽、踩着雨靴,躬身走进田野与古村,或许已成为时下浙商圈里最“潮”的秋季行程。

10月17日至19日,由浙江广电集团ZMG风云传播中心原创策划的浙商携手,合力奔富——“种地吧!老板”大型融媒行动走进金华武义、磐安等地。这一次出发,浙商们肩负的任务明确:一是助力农特产“身价倍增”;二是推动千年古村“破圈出彩”。

带着这两大主线任务,风云浙商海亮集团董事长王黎红、浙江尖峰集团董事长蒋晓萌,寿仙谷集团董事长李明焱以及青年浙商,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宇,浙江金马逊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姚辰,大丰实业执行董事兼副总裁丰嘉隆,王力安防副总裁郑学友,菲诺集团副总裁应泉,大捶科技董事长董杰,磐安“磐五味”非遗传承人,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杨定升等15位浙商和金融企业代表一起深入青山绿水间,与土地对话、为共富探路,开启了一场围绕“产业升级”与“乡村焕新”的深度实践。本次活动还得到了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寿仙谷、武义县农业农村局等的大力支持。

主线任务一:为农特产插上“价值翅膀”

核心目标:助力武义农特产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武义站,浙商们接到的首张任务卡直指产业核心——提升价值。他们的足迹遍布产业链关键环节:在寿仙谷有机国药基地,企业家们不仅观摩智能化育苗,更亲手采收药材,从源头理解中药材的价值基础;在大角双岩农业的金色稻田里,浙商们挥镰体验秋收,思考“一粒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增值之旅;而在更香有机茶业,从千亩园到数字化炒制车间,他们探寻着传统茶文化与现代工艺的融合点。

主线任务二:让千年古村焕发“时代光彩”

核心目标:助力磐安千年古村蝶变出圈

转战磐安,浙商们的任务转向文化与流量的博弈——如何让深藏山间的千年古村走进大众视野。

在墨林村,任务变得具体而生动:考察“村咖”运营,参与中药文创制作。有企业家指出:“古村出圈需要‘打卡点’,但更需要‘停留的理由’。”在磐龙药谷,大家体验“磐五味”非遗文化,亲手种植“中药田”,深度了解磐安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而在金华“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浙商企业家聚焦农文旅产业创新,探讨如何通过智慧养殖、文化创意和旅游观光等深度融合,构建新消费生态,真正助力焕新金华两头乌这块“土特产”金字招牌。

双主线链动 让区域品牌迸发更大价值

提升特产价值是“修炼内功”,推动古村出圈是“打造颜值”,虽然各有侧重,但两者结合,才是乡村振兴的完整拼图。一条路,两座城,本次活动精心设计的行程,让两大主线在“区域联动”的层面上交汇融合。从武义的“有机田园”到磐安的“山水药谷”,如何让“生态优势”与“药材底蕴”交织共赢,让区域品牌在联动中迸发更大价值?

在磐安药谷,当企业家们辨识“磐五味”道地药材时,很自然地联想到武义寿仙谷的现代化加工能力。“武义的加工科技+磐安的道地药材,完全可以共同打造‘浙中药谷’区域品牌。”这一建议让两大任务产生了美妙的化学反应。两地的资源禀赋在企业家们眼中,不再是孤立的点,而是可以串联成线的珍珠。

另一方面,“点药成金”,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这一次,金融的力量直接来到了田间地头,来到了离需求最近的地方。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一直致力于助力磐安中药材产业从一味药材,到一方市场,再到一个产业的跨越。此次通过对实地调研考察,更深入的聚焦地方特色产业,通过精准的金融服务为区域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智能制造到文旅融合,从生物医药到数字科技,参与本次活动的浙商覆盖多领域,却共同将目光投向美丽乡村的广袤舞台,推动区域品牌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我们不只是来‘种地’,更是来‘播种’——播下未来的种子。”一位浙商这样总结说。

行程结束,但两大任务的答卷才刚刚开篇,通过这两大主线的并行推进,武义与磐安在区域品牌联动上或许也找到了更多契合点。

从商业经纬到山河实践,接下来,“种地吧!老板”将继续以“任务驱动”的模式,走进浙江更多县域,用浙商的智慧与力量,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西安交通大学-度小满联合跑团参赛2025西马 成员坦言配速超预期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