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川县教育局党组创新实施了“三红工程”引领“教育蓝”,紧紧围绕“党建铸魂育标杆”目标,以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党建质量提升,为桦川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筑牢“红色堡垒”,构建示范引领的教育“蓝本”。按照重点培育、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启了中小学校党建立体推动、整体提升的新航程。一是抓引领、强特色。始终坚持党建与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党建业务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教学工作延伸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各校多形式构建学校党建发展新模式,逐步形成了“一校一品”党建特色,有效促进各校党建水平整体提升。同时,深入要求各校要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形成操作性强、可复制、易推广的试点工作案例和经验,打造中小学党建“样板间”。目前,已打造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10个。二是抓规范、强保障。全面完成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隶属关系的调整工作,从协助管理转为主要管理,实现统抓统管,扎实推进20所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列出学校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实行学校党组织日常工作“提醒制”,对党组织换届选举、党员发展、组织生活会等常规工作定期提醒,实行局机关领导干部“指导制”,领导干部不定期参加联系学校的组织生活,点对点督查、面对面指导。三是抓考核、强落实。实行学校党建工作“考核制”,结合“工作落实年”要求,将党建工作纳入“双争双好”考核,紧盯学校党建工作措施实不实、取得效果好不好等方面,与教育教学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
塑造“红烛先锋”,打造教书育人的教育“蓝天”。一是找准出发点,抓实思政学习教育。将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作为思政学习时间,动员全体党员教师用5至8分钟时间,围绕时政热点、教学难点等方面讲党课,全面推广“嵌入式微型党课”,坚定党员教师的理想信念。二是选好切入点,宣传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力量,集中挖掘提炼一批工作典型和先进人物事迹,通过局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宣传栏、广播站等阵地进行集中宣传,形成尊重榜样、学习榜样、争当榜样、超越榜样的良好风尚。三是明确落脚点,实施“双培双带”计划。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带动名师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党员名师工作室工程,遴选名校长10人、名班主任15人,组建名师工作室25个,学科带头人54人,培养了各科骨干231名,切实带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四是把握突破点,开展“党员先锋”行动。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组织优秀党员教师10人到乡镇学校支教,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在工作中比学习、比干劲、比奉献,争创“党员先锋岗”。
引领“红心向党”,绘就与时俱进的教育“蓝图”。一是抓红色传承。充分发挥冷云、敬夫烈士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作用,大力宣传东北抗联英雄冷云、赵敬夫的英雄事迹,激励青少年从小立下鸿鹄之志,学习英雄、报效祖国。目前,开展红色研学课程,累计组织20余期,覆盖全县1万余名中小学生。二是抓思政铸魂。以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为目标,以支部书记宣讲思政课为手段,助推党建带德育发展。“红色精神大家谈”、“红色故事大家讲”、“红色歌曲大家唱”等活动的开展,不断强化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厚植家国情怀。三是抓环境育人。着力打造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墙体文化、楼道文化、班级文化和功能室文化,形成党建文化引领、管理文化融入、传统文化精选、校本文化挖掘、廉政文化渗透的校园文化体系,让每一面墙体都会说话,每一寸土地都能育人。我县冷云小学先后被授予“国家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黑龙江省青少年教育实践体验基地”;敬夫小学被授予“国家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殊荣。真正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激励广大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使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文、图/桦川县教育局 于敬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