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文 化 >> 行业信息 >> 浏览文章

雒树刚:转变思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2017-01-13 来源:经济网 李晗   加入收藏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
 
   “我有空的时候经常去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纪念馆参观学习。”1月12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文化部召开的学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其实每个社会成员或多或少都会享受和体验到公共文化服务,有时候是自觉的,有时候是不自觉的。”
 
    雒树刚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实践,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部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主要精神,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法律宣讲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国文化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宣传。同时,文化部将以学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契机,继续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提升服务效能。加快研究出台相衔接、相配套的公共文化法规和政策,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法尽快出台。加快将法律中确立的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落到实处。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已于2016年12月25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共六章65条,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分别作了详细规定,是我国文化领域一部重要的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法律,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几年的调研,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国基本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雒树刚表示,但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现代”还存在很大差别,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三个不平衡”,一是中西部不平衡,呈现东部多、中西部少的特点;二是城乡不平衡,城市投入多,乡村投入少;三是群体不平衡,比如像1700多万盲人,很多公共图书馆并没有专门为盲人提供他们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待提高,要时刻谨记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是人民,公共文化服务中,要转变思路——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虽然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主导,但不是政府包办。要让群众满意才行。
 
    
 
0
上一篇: 2017春运拉开帷幕 北京站开出首趟专列
下一篇:2016年全国旅游总收入预计4.69万亿元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