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文 化 >> 行业信息 >> 浏览文章

奇峰云海亦峥嵘

2017-05-02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筱 竹   加入收藏
  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黄山,因其峰峦峭壁的雄浑、苍松云海的瑰丽,曾令无数游人趋之若鹜。明朝旅行家徐霞客在登临黄山后发出“登黄山,天下无山!”的感叹。历代名人墨客黄山归来后惊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瀑布,被古往今来的山水画家们称作“摇篮”,视为“山水画创作的源泉与范本”。
 
光明之巅
 
    善于画云的著名军旅画家孙德才,钟情于黄山云海的奇异景致,先后两次登黄山写生、采风,创作出大量的山水画作品,为他建立独特的画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今年春天从黄山采风回来后,令他欲罢不能,黄山山山是景,峰峰如画,他把在黄山对景写生的小品加以整理、创作,20余幅新作脱颖而出。如以黄山北海为主题的《秀峰入云》、黄山天都峰《云浮群山》、黄山光明顶《光明之巅》、黄山玉屏峰《扶云登天》、黄山西海《千峰竞秀》,还有以奇石具象创作的《石猴观海》《仙人指路》《妙笔生花》《仙桃石》《八戒照镜》等。
 
妙笔生花
 
    品读孙德才黄山系列的山水画,仿佛置身其中,感慨之余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画家“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气魄和“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玄妙境界。如果说作为一名空军画家,从空中观察云海奠定了他的创作风格,那么黄山的云海则丰富了他的作品,令其更加绚丽多姿和美轮美奂。
 
    也许他没有大师刘海粟十上黄山的执着,但黄山的雄浑却在他创作时的反复体味中浸润了笔墨,他将心中蕴藏的万千感触,在纸笔的碰撞中产生更为唯美、醇厚的美学意味。经过多年的锤炼精进,其灵动的笔墨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功力在新一批画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孙德才的山水画注重意境的营造,无论是宏阔抑或深邃,均讲究神形兼备、气韵生动。迎客松作为黄山标志性景观,被不计其数的画家所描绘。诚然,一个古老的题材,创作难以出新,他却独辟蹊径以汹涌的云海作为背景,衬托出迎客松的舒展挺拔和雍容俊逸。作品《苍松自舒待客来》中的迎客松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莲花峰作为黄山第一主峰峭拔巍峨,气势雄伟。孙德才站在海拔1864米的主峰之巅极目远望,身边雾气朦胧,脚下云海汹涌,仿佛置身人间仙境。他创作的《云举莲花》,以流畅的笔触描绘厚厚的云层,用浓淡不一的墨色表现莲花峰昂首怒放的气势,好似一片云海在托举着莲花,细细品读无不被作品中所透出的人性美所折服。《临风屹立》是以黄山著名的飞来石为范本创作的又一幅作品,飞来石不仅有远古“女娲补天之石”的美丽传说,更被现代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组作为开篇之作,可以说是黄山绝妙的一景。孙德才创作的飞来石,既有横空而来的险峻又给人一种傲然而立的气魄,加上云的点缀,使整幅作品构图自然、章法严谨、静动结合、情景交融。
 
    孙德才的山水画融情,甫观便能入境,画作卓尔不同,自有神采,自成一家。正是祖国山水的大气和中华民族的雄风铺陈出他山水画的风骨。
 
    画家简介:
 
    孙德才,空军报社原主任编辑、记者,大校军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华书画协会常务理事、解放军书画研究院公共美术部画家、中国水墨画院专职画家。
 
0
上一篇: 沉寂十年,反腐剧或迎新格局
下一篇:《人民的名义》之后看什么?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