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疫情以来首个“双11”承载了促消费稳增长的希望,无疑将成为展现数字经济活力和中国内需动力的特殊消费节日。
线上反哺线下
“本来只想买点婴儿用品,结果面膜、化妆品、卫生纸、衣服买了一堆。”33岁的北京市民卢女士昨晚从七点多开始刷淘宝直播,在李佳琪和薇娅直播间来回切换,直到凌晨两点多才睡下,最后“剁手”4000多元。熬夜蹲守的,可不止卢女士一人。数据显示,昨晚李佳琦和薇娅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分别达1.62亿和1.49亿人次,比去年多出1亿人次;二者销售额均超30亿元,累计相加近78亿元,是2009年第一届“双11”销售额的150多倍。疫情之后的“双11”开局火爆。
“‘双11’不是简单的线上消费,而是中国经济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财大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鸿钧指出,线上的订单需要线下的工厂和商家、快递小哥和无数后台人员的参与,过程中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同时又带来新的消费需求,构成经济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逆势上扬,同比增长9.7%。“双11”走过12年,今年的“成绩单”尤为重要。
疫情契机下,数字经济消费愈发深入人心。今年“双11”,线上消费的触角还将全面延伸至此前没有触网的商品。据了解,今年房产、汽车业务的投入将达到史上最大规模。
助推商业复苏
促消费稳增长,今年的“双11”注定会承载更多期待和使命。
随着直播带货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董事长、总裁纷纷来到直播间带货。天猫透露,“双11”预计将有400位总裁来到淘宝直播间,同时还会有300位明星前来助阵。京东方面也称将有超300位明星直播、500多场总裁创意直播。
直播镜头还将对准田间地头、车间厂房,市长、县长、乡长们也将走进直播间,让消费者对产地、货源有更多了解。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从近几年来看,“双11”的时间在逐渐延长,已经完成从一天到近一个月的转变。这对缓解物流运能运力、商家资金周转,以及减轻数千万电商从业者的身心健康压力无疑是有好处的。此次“双11”,京东、苏宁易购、天猫等电商纷纷提前感受到了竞争加剧,它们通过提前出击来占据有利位置,以实现“卡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研究室主任朱敏提到,阶段性的消费扩散成一种更加常态化的消费体验。数字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催化作用,是中国经济实现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引擎。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央广网、广州日报、北京日报
编辑:李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