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数字经济 >> 区域数字治理 >> 浏览文章

中共海林市委政法委依托数字化支撑智能化运作,打造综治中心信息化新模式

2023-04-11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年来,海林市按照牡丹江市委政法委关于综治中心信息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突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通过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数字化支撑、智能化应用,高质量推进综治中心信息化建设走深走实,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突出组织保障,强力推进综治中心信息化工作落实。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合力推进。一是党委重视。海林市委高度重视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先后召开8次常委会研究部署,市委主要领导10次听取工作汇报,出台《方案》、《任务分解》等文件,将综治中心信息化作为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的重点,纳入“四个体系”强力推进。二是政府支持。海林市政府把综治中心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两年来投入20余万元,用于增加和改善综治中心信息化基础设施,使综治中心信息化效果体现在疫情防控、风险隐患排查、矛盾调处化解上。三是深入推进。市委政法委牵头,运用“四个体系”闭环式推进,先后赴8个镇深入调研、实地督导综治中心信息化建设。把综治中心建设纳入政法委员述职重要内容,提高信息化建设在平安建设考核权重。

二、狠抓重点环节,全面提升综治中心信息化运行质效。运用科技,加大投入,提升综治中心智能化水平。一是搭建信息化平台,让“城市大脑”联通基层。联通基层就是联通城市重点部位。海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按照“一中心多用,多中心合一”的原则,在市人民办事中心投入236万元,建设面积 350平方米的海林市智慧城市综合指挥中心暨市综治中心,重点部位接入点位468个,通过实时抓取信息,可以为应急处突,综合研判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强化智能化支撑,让“雪亮工程”照亮盲点。投入建设城市智能监控点位567个,将重点企业、重点场所、个人自建点位12000个,城市智能监控点位567个、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智能监控点位2500个,全部接入市级综治中心信息化平台,打造了4个“智慧安防”小区(村屯)。三是打造数字化乡村,让“智慧应用”助力平安。借助综治中心信息化平台,8个乡镇和112个行政村接入点位2743个。目前正与移动公司合作,每个行政村再选取村出入口、村委会、广场等重点部位的3个以上点位,接入点位896个,新建 3个智慧安防小区(村屯),届时实现8个乡镇辖区村屯智能监控点位全部接入市级综治中心,实现乡村数字化全覆盖。

三、坚持以点带面,扎实推动综治中心信息化全域覆盖。聚焦基层基础,全面提高基层信息化水平。一是延伸进村屯。把横道镇作为综治中心信息化建设样板,在全镇重点部位新安装高清视频监控点位475个。6个行政村新建 3个智慧安防村屯,村屯智能监控点位全部接入市级综治中心,实现乡村“智能化”全覆盖。二是延伸进景区。把综治中心信息化建设与辖区重点工作有效联通,市政府投入170万元组建环境资源旅游警察大队,构建现代化旅游警务指挥系统,连接公益视频点位2300多处,打造集 “1+6+6+N”勤务模式,为游客提供服务1700余次,寻找途中走失人员9人,救助危病人员27人,出警51次,处置了43起案件,调处矛盾纠纷96起。三是延伸进重要场所。发挥综治中心实战化平台作用,横道镇内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安装高清全角视频摄像头132个,新上6大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不仅实现了文物单位保护智能化,而且配合公安机关破获案件3起,抓捕网上逃犯1人。

(文/中共海林市委政法委员会  于中山)


0
上一篇: 天津加快培育数字经济人才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