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数字经济 >> 滚动新闻 >> 浏览文章

新基建进度超预期 5G建设带来“蝶变”

2020-08-20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李雪娇   加入收藏

    “我国5G基站建设进度超预期,7月底累计终端连接数达到8800万。”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新基建的“领头羊”,今年以来,5G发展呈现加速态势。

    “路”建好了,“车”就会跑起来。智能制造更加升级、智慧物流应用更广、智慧服务随处可见……5G等数字技术向更多领域渗透,各行各业正在发生改变。

    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下一步技术研发方向,要求加快5G核心技术和产业弱项研发,同时加强5G增强技术研究,开展毫米波等测试验证。

    8月17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贾兴东表示,三大运营商、铁塔公司全力以赴推进5G基站建设工作,全市提前一个月完成既定4.5万个基站建设任务,5G覆盖全国领先。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的点滴变化都会传导到方方面面。5G进一步成熟,同样孵化很多应用,催生不少创新。今年以来,5G成为现阶段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在5G的带动和需求引领下,产业数字化的步伐加快,不少制造企业向高技术服务领域拓展。

    如今5G在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农业、智慧港口、商旅、医疗教育及新媒体等多个行业丰富应用场景,应用案例已经成熟并开始规模复制,赋能各行各业。

    企业经营的边界拓宽,产业链关系也在重塑。越来越多的大中小企业探索融通发展,供应链网络更加密实。上半年,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中的主引擎地位进一步巩固。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以“融合、创新、共赢”为关键的耐力赛,无论是身处赛场作为参赛选手的相关企业还是作为赛场处作为比赛推动者、规则制定者的政府,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均应高度重视“市场效应”,有效发挥“灯塔效应”,切实增强“共振效应”。

    “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提高了质量与效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说,下一步还将在数字基础、数字生态和数字协同等方面下大力气,为产业数字化筑牢基础。

    “新一代基础设施面向智能化生产服务需求,它必须是全新的、颠覆性的。”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院长朱洪波说,“5G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在新基建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关键核心技术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比如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未来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去解决智能化生产服务的问题。”
 
    来源:新华社、人民网、经济参考报、深圳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中国江苏网

    编辑:李雪娇
 
0
上一篇: 以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下一篇:深圳福田区“数字空间”在拓展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