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生 态 >> 产业 >> 浏览文章

【我在现场】“尾气”变“宝贝”

2024-01-12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闫 磊 张文攀   加入收藏

  【我在现场】

  宁夏石嘴山吉元集团冶金厂里,机器轰鸣。头顶上,一条粗大的管道,沿着高架笔直地伸向厂外。

  “机器正生产什么?”记者好奇。

  “你猜?”厂区工程师张东说。

  见记者回答不出,张东神秘地挤挤眼:“生产宝贝!”他旋即正色道:“一般人把它称作‘尾气’,可在我们这儿,是宝贝!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不多时,我们来到隔壁厂区,张东指着一座高20多米、由6个圆柱塔连接而成的庞然大物对记者说:“这是全球首套铁合金工业尾气生物发酵制燃料乙醇装置。在这个大家伙肚子里,乙醇梭菌会将尾气消化,产出高纯度乙醇。而菌体经过离心浓缩、喷雾干燥后,变成蛋白粉,它的粗蛋白质含量超过80%,是水产、宠物饲料的优质原料,抢手得很!”

  “石嘴山是国内铁合金、电石和碳化硅的重要生产基地,每年产生一氧化碳浓度很高的工业尾气30多亿立方米。有了这台设备,每1万立方米尾气,就可以生产1.5吨燃料乙醇、165公斤乙醇梭菌蛋白粉!”张东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闫 磊 张文攀)


0
上一篇: 朱鹮“定居”后的秦岭村庄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