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云南剑川:绿色种植守护剑湖湿地,生态产业驱动乡村振兴

2025-07-08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盛夏,走进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剑湖流域,周边烤烟种植区一片生机盎然,满目无尽绿意。

剑湖烟区。摄/李得琨

为了守护这片绿意盎然的净土,剑川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绿色种植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围绕剑湖流域生态功能定位,制定严格的种植管理规范。通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等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生态沟渠、湿地过滤系统,确保农田排水清洁入湖;划定核心保护区为生态修复留足空间。

依托“数字烟草”建设,剑川烟区构建起“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卫星遥感监测土壤墒情,无人机精准施药,智能滴灌系统节水增效,大数据分析指导科学施肥。通过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以虫治虫”“以菌治病”等生态技术,化学农药用量连续三年下降超40%。既保障了烟叶品质,又维护了剑湖生物多样性,让每一片烟叶都饱含生态价值。

近年来,剑湖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过冬候鸟种类从95种增至149种,黑颈鹤种群数量增长近30%,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并进的局面。

每年3月,省级自然保护区剑湖湿地迎来候鸟北归的高峰。据监测,每年冬季有近3万只候鸟在此过冬,不仅灰雁、赤麻鸭等常见候鸟,还吸引了白琵鹭、彩鹮、黑鹳、乌雕等珍稀物种,甚至观测到我国仅存几千只的东方白鹳也在此栖息。鸟儿用翅膀投票,说明这里的环境越来越适合它们了。

剑湖湿地栖息的灰雁。摄/杨杰斌

剑川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深化政企民协作机制,联合林业、环保部门开展“候鸟护飞行动”,号召干部职工和群众自发成立生态保护志愿队,开展鸟类监测、垃圾清理等公益活动;创新“烟田-湿地”生态补偿模式。如今,村民们既是农业种植能手,也化身候鸟守护者,形成了人人参与、世代传承的生态保护文化。

绿色种植不仅守护了绿水青山,更带来了产业升级机遇。剑川烟区建成3.7万亩绿色食品认证基地,烟叶均价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发展“烟+金丝豆”“烟+西蓝花” 等生态轮作模式;打造观鸟研学、生态摄影等乡村旅游业态,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如今的剑湖畔,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站在新的起点,剑川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继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烟叶产业全链条绿色转型。“我们将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推广绿色生产模式,完善绿色生产技术,全面推动烟叶生产向绿色低碳方式转型,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贡献烟草力量。”剑川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甸南烟站站长杨家旺说道。(文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李得琨)


0
上一篇: 河北易县:鹭鸟翔集 生态如画
下一篇: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打响雨季种草攻坚战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