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生 态 >> 动态 >> 浏览文章

山西同煤集团忻州窑矿:让绿色成为矿井发展主色彩

2020-08-26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杨欣   加入收藏

    “天蓝了,山青了,家雀也变回了原来的颜色。”说起近年来矿山生态治理后的变化,山西省同煤集团忻州窑矿的员工们无不感慨。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忻州窑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发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环境治理战、矸石山治理战役,奏响矿井绿色发展曲。

    矿区环境换新颜

    “我在矿上已工作了40多个年头,目睹了矿貌的发展变化。记得刚来的那些年,由于环保工作不到位,矿井环境不尽如人意,黑脏乱随处可见。特别是每逢冬季,西北风一刮煤尘飞扬,在矿区走着就是一身黑,连天上飞的家雀也是黑的。如今综合整治送走了黑尘,带来了蓝天,矿区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员工美丽的大家园。”这是一位退休老矿工发出的一番感言。多年来,随着环保工作的加強,忻州窑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矿貌整治放在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当作政治工程、民生工程来抓,通过科学规划、综合整治,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使矿区旧貌换新颜。如今步入矿区绿色环绕、景色怡人,一幅文明生产、绿色发展的景象。

    近年来,忻州窑矿还全面实施了矿井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矿井水经处理后,水质达地表Ⅲ水排放标准,用于工业广场降尘洒水、公共设施用水、消防管路用水等几个方面,目前已实现了全部回用零排放目标、矿井污水循环利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7月底,忻州窑矿新建了危险废物暂存库工程,存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旧机油、润滑油以及各类废油桶,每年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转移处理,减少废旧机油及废油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根据环保要求,忻州窑矿淘汰全矿4台20吨燃煤锅炉,对工业厂区和家属区供暖设施气改水工程进行集中改造总供热面积约20万平方米,改造后无燃煤锅炉,矿区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储煤场存煤不见煤

    步入忻州窑矿南煤场,不见一点存煤,占地15000平方米的煤场被一个庞大气膜全封闭防尘装置笼罩着。据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是经过近四个月的施工建设,刚刚落成的晋北地区最大的气膜全封闭装置。多年来,忻州窑矿煤场一直采用金属网防尘,为了把环保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煤场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EPC气膜防尘装置。据悉,气膜结构煤场是国内目前环保等级最高、真正实现全封闭的一种煤场覆盖形式。主体采用充气膜加钢筋混凝土挡墙结构,膜体采用新型EPC材质,膜体外部以网状钢梁进行固定,以风机作为主要的机械设备,通过充气来保证内部承压。气膜全封闭装置采用较传统的钢棚结构,具有形式灵活、结构简单、建设快速、成本低、易维护、节能环保等优点。气膜全封闭煤场的建成,有效改善了矿区环境质量,使百年老矿“存煤不见煤”成为现实,向绿色、清洁、环保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矸石山成为花果山

    从该矿北山坡的观景台向下俯瞰,各种植物错落有致,昔日浓烟滚滚的矸石山成为一片绿海,呈梯形自然起伏,一幅满眼苍翠、草长莺飞的优美景象。近年来,在有关技术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该矿确立了“重塑地貌、恢复植被”的矸石山治理主线,按照“平面造地、立面造绿、梯次种植”的思路,有重点、分层次对矸石场区进行硬化和美化,并采用“自上而下、推平堆积、分层碾压、黄土覆盖”的方法进行排矸场覆土,可谓黄土覆盖在哪里,绿化就跟进到哪里。据统计,矸石山已累计栽种丁香、山杏、云杉、金叶梅等植物53000多株,绿化面积达到了9.8万平方米,逐步建成“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的花园式矿山,矸石山已然成为员工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好去处。(文/同煤集团忻州窑矿党委宣传部 杨欣)

    责编:台畅 刘越山
 
0
上一篇: 安徽摸清生态环境“家底” 已建立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下一篇:持续加强监管 二季度中国未出现大规模违法填海现象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