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石房子村战区,800多名各族干部群众头顶风沙挖栽植坑,栽樟子松,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打响了全旗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开年第一枪。
巴林左旗地处科尔沁沙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三战区西拉沐沦河北岸综合治理区,是京津、辽沈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遭受风沙干旱的侵袭,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畜牧生产发展缓慢,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多年来,巴林左旗各族干部群众持续开展防沙治沙,硬是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坚韧和夸父逐日的执着,与荒漠风沙展开了一场长达数十载的漫长较量,全旗沙化土地面积由原来的150万亩减少到2019年48.01万亩,目前全旗48.01万亩沙化土地面积达到初步治理标准,真正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为彻底歼灭境内沙地,巴林左旗紧紧围绕赤峰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好打赢两大沙地歼灭战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坚决扛牢政治责任,锚定西拉沐伦河北岸治理区作战任务,计划2024年完成39.9万亩的近期治理任务,到2030年完成298.53万亩的远景目标。设置西风口沙带、土龙岗沙带、非沙化土地治理区3个战区。并建立周调度、月督查、季通报工作机制,完善工程验收、长效管护、专款专用、奖惩考评等工作制度。在组织形式上,采取政府引导、发动群众、专业队伍造林等管理模式,通过以工代赈、先造后补、以奖代补、合同制造林等方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构建政府性投资、金融性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新格局,系统推进全旗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进程。
“以工代赈”既解决了沙地治理的用工问题,又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收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治沙造林的队伍中,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注入强劲力量。查干哈达苏木石房子嘎查牧民徐春海高兴地说:“现在‘以工代赈’的政策太好了,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
在造林现场,巴林左旗盛汇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盛宝臣介绍说:“我今年承包了800亩地用于造林,根据旗林草局的规划设计,选择文冠果和樟子松混交,樟子松可以防风固沙,文冠果被誉为北方菩提树,油茶市场供不应求,可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合一。”
今年的义务植树大会战将分别在巴林左旗的隆昌镇双井村、林东镇土龙岗村、查干哈达苏木乌兰格日勒嘎查3个战区同时展开,广泛发动党员干部、植树企业、当地农牧民群众近5000人参与防沙治沙活动,掀起了“全民参与防沙治沙、共同建设绿水青山”的热潮。
巴林左旗委常委、旗政府副旗长赵宏图介绍说,为坚决打好打赢两大沙地歼灭战,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巴林左旗委、旗政府结合实际、科学谋划,确定了“系统治理、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的工作思路,通过以工代赈、先造后补、合同制造林等方式,发动社会企业和广大农牧民充分参与,采取造林种草、围栏封育、中幼林抚育、灌木林平茬等措施,计划年内完成沙地综合治理39.9万亩,带动农牧民就业5000人以上,其中此次大会战计划造林3803亩,带动农牧民就业700人以上。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积极争取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落实光伏帮扶村级电站项目、发展生态林草产业等方式,利用3年时间推动全旗48.01万亩沙化土地全部得到巩固提升,努力将科尔沁沙地巴林左旗治理区打造成生态工程、发展工程、富民工程。”
(文、图/内蒙古赤峰市林草局 刘忠友 呼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