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创新垃圾治理 让村子更美丽

2020-05-18 来源:经济日报 未知   加入收藏
  这几天,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卜寨村村委会主任刘卫昌格外忙碌。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委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直是刘卫昌关注的重点。

    针对农村垃圾难治理、易反弹问题,过去一年,刘卫昌委员走访了126个村600多个农户,就农村垃圾处置问题做了大量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仅肥乡区后营村这个只有420户1792口人的村,就有闲置坑塘16处,占地达40余亩,两年前,这个村的居住环境还十分糟糕。“以前坑塘没人管,老百姓把垃圾乱放在坑边,周围环境非常差。”刘卫昌委员说。

    垃圾堆放在坑塘里,既污染环境,也浪费资源。为此,邯郸市肥乡区探索推出“乡村管理+公司运营”模式,每家农户每月交8元,由企业设置垃圾桶,统一清理垃圾。“肥乡区通过公司化运作,把每个坑塘都编上号,老百姓从环境的破坏者变成保护者、监督者,原来垃圾成堆的坑塘变成了美丽花园。”刘卫昌委员说,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农村,农村环境改善,增加群众收入,这是脱贫攻坚幸福指数的一个标志。目前,肥乡区265个村全部实现垃圾集中转运处理,有些村子还开始试点垃圾分类处置。让垃圾不落地、让村子更美丽,已成为村民的共识。

    如今,后营村每个坑塘都有专人负责。每个坑塘由一名村干部、一名党员代表、一名村民代表全程管理,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而肥乡区探索实行的“乡村管理+公司运营”模式,也走出一条农村垃圾治理的新路。刘卫昌委员告诉记者,短短一年多时间,肥乡区所有村庄就实现了从废弃脏乱到资源化利用的转变。
0
上一篇: 淳安千岛湖盛开朵朵白花美不胜收
下一篇:环境与健康研究新著出版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