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武汉市蔡甸沉湖一次性观测到白鹤13只,创历年监测记录新高,此前一次性记录到的白鹤最多数量为7只。这个消息立即在观鸟群中火了。
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资深观鸟人和生态摄影师魏斌介绍,2020年11月,他在沉湖发现了白鹤。刚开始发现一个“3口之家”,后来陆续发现7只、9只,1月30日居然惊喜地看到了13只白鹤。
白鹤,又名西伯利亚鹤,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我国的分布数量约为3000只,98%的白鹤种群在江西鄱阳湖越冬。
沉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长江中下游流域重要的候鸟越冬地、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每年在此越冬的候鸟成群结队,在此飞翔、栖息、觅食,场面十分壮观。
最新的湖北省越冬水鸟调查显示,2021年1月,沉湖湿地共监测到水鸟47种7.7万只,种类和数量均创新高。
近年来,沉湖湿地的鸟越来越多。2020年的监测记录:新发现了大滨鹬、彩鹬、凤头蜂鹰等17种鸟类,有记录的鸟类种数达到了26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2种;有13种鸟类的分布数量达到了国际湿地组织2018年公布的全球数量1%的标准。
沉湖湿地是一个生态宝库,还分布有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哺乳类河麂,1种鱼类胭脂鱼,1种两栖类虎纹蛙;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粗梗水蕨、莲、野菱、野大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来沉湖越冬?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方瑛给出答案:一是沉湖湿地拥有湖泊、沼泽、河流、草甸、芦苇荡等多种自然生境,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栖息环境,水里的鱼虾,滩涂上的底栖动物,草地上的植物茎叶、种子,都是候鸟的食物;二是沉湖湿地大力实施生态补偿、“三网”拆除、退渔还湖等多种保护措施,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效恢复;另外,人们对鸟类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也为鸟类越冬创造了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