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生 态 >> 滚动新闻 >> 浏览文章

更多市民选择“绿色”祭扫环保祭祀用品认可度提高

2021-04-07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叶晓彦   加入收藏

北京晚报讯(记者叶晓彦)清明期间,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文明祭扫方式,采用水溶性纸祭祀品、黄丝带、鲜花等环保祭祀用品,或采取网上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

  记者在北京市民政局网站上看到,在“2021年清明节网上祭扫服务”专区里,只要填写好祭奠对象,留下自己的姓名和纪念语,再选择献花、上香、点烛或祭酒等祭奠方式,就可以完成网上祭扫。截至目前,已有近万名市民在这里写下对英烈及已逝亲朋的思念之情。

  记者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看到,今年最新推出的水溶性纸祭祀品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八宝山老山骨灰堂室外,工作人员在这里设置了一个被鲜花包围的水池,潺潺流水不断循环。前来祭扫的市民将手中带有“奠”字或写满寄语的信件放入水中,顷刻之间,这一张张祭祀用品便很快溶入水中。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在水中渐渐散去。

  “这款水溶性纸的原料是植物合成的木浆,纸上一些浅浅的文字则是用食品级颜料印刷的,非常安全环保。”八宝山殡仪馆副主任周卫华介绍,这是老山骨灰堂今年推出的全国首个水溶性纸祭祀用品,包括寄思卡片、寄思花、纸船等。这类纸张入水即溶,对环境零污染,能做到见水不见纸,遇露不留墨。家属可以把想对逝去亲人说的话写在水溶性纸祭祀品上,然后放进水里。

  记者还发现,八宝山殡仪馆目前已淘汰易褪色、不易保存的纸花圈业务,推进绢花圈只租摆不售卖,大大减少了浪费。市民在祭扫过程中,纷纷通过举行网络祭扫、黄丝带寄哀思、鲜花祭扫、邮寄追思卡等多种祭扫方式,守护“绿色清明”。


0
上一篇: 改进办事痛点堵点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走了23项流程 解决35个问题
下一篇:蒙古国持续加强环境治理

经济智库